摘要
家谱是族群共同体社会记忆的集体叙事。近十来年,随着跨境民族“家-国”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滇缅边境的景颇族开始了家谱修编。龙安村已印制的孔、刀、刘三大姓氏的家谱都将溯本同源和共有家园作为叙事策略,凸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基础的族群身份建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家谱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定版”的文化表征,而且激发了跨境民族自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源动力,呈现出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建构实践逻辑。立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研究边疆跨境民族家谱现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出处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61,共11页
Minzu Tribune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项目“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教育机制研究”(2022Y299)
云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中青年项目“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云南民族特色村寨农耕文化开发研究”(2018SK14)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王晓艳,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蒋梅,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地址:昆明市,6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