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把握数字公民教育的本土逻辑,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我国数字公民教育源于对数字时代的感触与应对,具有“在变革中强民强国”的本土诉求与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担当;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全民科学素质与网络空间道德;形成了多主体统筹、多元素融合的中国特色行动模式。数字公民教育本土逻辑立足于“人”,起点是人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终点是数字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中介是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创新。当下应持续开放创新,解决托底数字化生存、主动数字化发展等难点问题,坚持本土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出处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1年第4期76-82,共7页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中的跨文化学习研究”(编号:BCA170080)。
作者简介
朱敬,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