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体系定位与本土设计 被引量:3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两大法系国家对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建构存在差异,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刑法规定了犯罪附随后果,英美法系国家通常认为犯罪附随后果存在于刑法之外。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不同定位会影响其功能、价值与效果。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具有“编外性”、随意性以及惩罚性特征,与刑罚制度之间呈现二律背反状态,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和程序正义。应将犯罪附随后果的功能定位于监管性,并通过刑法内外的不同规范设计,借助刑法规制使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适用实现协调化、规范化,确保其回归监管而非惩罚之功能定位。在刑法中对犯罪附随后果加以规制,需要修改和完善刑法关于职业禁止制度的规定,确立刑法之职业禁止制度优先适用原则,使刑法内外的相关制度实现协调化。同时,应在刑法中构建前科消灭制度、复权制度以及权益救济制度,避免犯罪附随后果制度适用的随意化、泛化,为有前科者的再社会化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 彭文华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0-156,共17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基金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犯罪附随后果研究”(项目编号:ZGFYZDKT20221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彭文华,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二级参考文献257

共引文献1097

同被引文献454

引证文献32

二级引证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