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炎性衰老概念(Inflamm-aging)首先由意大利病理学教授Francesch等[1]于2000年提出,是指衰老进程中促炎反应慢性升高的现象。炎症性衰老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有一种细胞碎片累积的假设模型,也被称为“垃圾衰老(garb-aging)”理论[2]。衰老以全身慢性炎症为特征,细胞衰老、免疫系统衰老及器官功能障碍会分泌各种促炎因子,促炎因子也会促进免疫细胞及免疫器官衰老。
作者
杨小兵
吴万垠
Yang Xiaobing;Wu Wanyin
出处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3年第6期1124-1128,共5页
Geriatrics & Health Care
基金
2021年度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SZ2021ZZ38)。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吴万垠,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大科原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中国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指导教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1/2002年度日本兵库县立成人病中心研修员。2003年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三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卫健委、民政部、省市等各类基金科研课题20余项。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杂志编委及特约评审专家。主编及参编肿瘤专著、教材等10余部,于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150余篇,电子信箱:wwany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