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改变当下小学校本课例研究经验式的主观化、臆测化和数据式的模式化、浅描化,拒绝非此即彼的论断,向精准、高效的教研模式转变,某小学从量化和质性两个维度,构建基于经验事实、教育教学理论和课例研究数据支撑的校本课例循证实践研究的主题确定、课例打磨、实践验证、总结积淀等“四阶段”模式。实践证明,运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两者间的前呼后应、并行互证、同频共振、反转循环等混合策略的循证实践课例研究,可以突破单独使用质性或量化方法的局限,提高小学校本课例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深入性,也使教师的学科实践性知识和专业核心素养获得提升,为校本课例研究提供新的着力点和生长点。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第12期10-16,共7页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合作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课程教学品质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208028)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综合课题“央馆智能平台支撑的混合式语文教研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2022X0557)。
作者简介
朱筱松,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余云坚,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蔡彩燕,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