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4
-
1史良方.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3李维.心理学百科全书(第一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
4[美]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18
-
1单从凯.以问题为导引的个别化网络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16(4):9-12. 被引量:2
-
2王法高.谈化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施策略[J].化学教育,2005,26(3):29-30. 被引量:7
-
3陶.哈斯巴根,斯日古楞.课改关键:新理念下教学模式的生成与推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2):26-29. 被引量:2
-
4蒲蕊.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3):3-6. 被引量:9
-
5朱东芹.战后初期菲华社会内部冲突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8-33.
-
6方正辉.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4):227-228. 被引量:2
-
7闵钟.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12):8-11. 被引量:9
-
8卢荣先.中职教师的角色定位——浅谈新时代下中职专业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J].科技创新导报,2012,9(16):219-219.
-
9李如密.学习指导的基本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1(3):28-31. 被引量:10
-
10徐刚.谈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3):132-133.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429
-
1马永红,张晓会.跨学科的内涵、机理及衍变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1):30-37. 被引量:40
-
2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3):55-58. 被引量:45
-
3王安琳.论中学语文学习策略──对初中语文学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丹东师专学报,2000,22(2):66-70. 被引量:7
-
4史晓燕.网络辅助自主学习与英语学习策略训练[J].文教资料,2006(9):101-102. 被引量:15
-
5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1):10-12. 被引量:81
-
6余文森,王永,张文质.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教育研究,1999,20(3):58-63. 被引量:131
-
7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20(5):56-60. 被引量:288
-
8张钦.针对阅读活动的元认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20-123. 被引量:59
-
9王泽斌.给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习策略的基本条件[J].教育学报,1999(10):20-23. 被引量:2
-
10刘儒德.论认知灵活性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61-66.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76
-
1王昕.元认知监控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作用[J].体育世界,2008(2):46-48. 被引量:1
-
2杨文滢,徐穗,余东.从试点到深化——大学英语改革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6(S1):92-95. 被引量:17
-
3陈强.论学业求助策略及其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70-71. 被引量:1
-
4屈秦娟.中学生认知学习策略随年龄变化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S1):114-116.
-
5葛晓春.基于Internet的远程学习模式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56-58. 被引量:15
-
6李艳华.试论外语教学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培养[J].社会科学家,2007,22(S2):291-292. 被引量:1
-
7袁莉莉.论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J].神州,2014(17):131-132.
-
8托娅,乔爱玲.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原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7):114-116. 被引量:6
-
9张桂芳,秦小文.教学评价中的困惑与思考(下)[J].中小学管理,2001(10):42-43. 被引量:2
-
10陈春意.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成就个人事业[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B08):54-57.
二级引证文献699
-
1周亚莉.数字教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S01):85-87. 被引量:2
-
2贲培娣.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路径初探[J].校园英语,2020(31):69-70. 被引量:1
-
3庞凤仁,莫贵霞,罗远花.英语教育专业在校生的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以“东方益学杯”教学技能大赛为例[J].学园,2022,15(20):47-50.
-
4李伟.“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在职教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0(3):22-23.
-
5熊燕,林敏娟,金强.多元教学模式在新疆特色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课程中的应用[J].学园,2019,12(10):14-15.
-
6邓春花,尹仕,徐慧平,肖波,胡玮.应用反向课程矩阵设计法进行“电类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2):168-173. 被引量:13
-
7季波,张怡凡,吕薇,戴雨吟.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基于欧林、密涅瓦和斯坦福2025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9,0(23):71-77. 被引量:28
-
8常亚慧,万晓霞.契约与私交:合作学习的关系逻辑[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6):67-77. 被引量:5
-
9黄婷,郭屹炜.基于SC教育理念的外语通识课程改革——以“积极学习类”教学法为例[J].理论观察,2022(9):154-159. 被引量:1
-
10刘海涛,陈鹏,陈春梅.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式教学现代化——基于学习哲学的视角[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10-1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