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条件、方向及着力点 被引量:1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产生顺应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为此,本文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含义,认为“新”表现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要素结合方式,“质”体现为高质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动能,二者引发生产方式的更新和发展效果的质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具备正确认识其新质态、创造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这不仅能有效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更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生产力的飞跃。由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优势。
作者 张辉 唐琦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18JZD02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3JD20039)。
作者简介 张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通讯作者:唐琦,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共引文献2854

同被引文献1987

引证文献175

二级引证文献115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