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个人信息利益的民法属性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个人信息作为一种新的利益类型为我国立法者所关注的时间并不长,并且现行立法对该项利益的私法属性进行了开放式处理。这种立法上的留白为后期的法律适用带来了两种选择,即按照权利保护模式对个人信息展开保护或按照法益保护模式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首先,个人信息利益不符合权利的形式主义标准;其次,个人信息利益不符合权益区分标准中权利的构成要素,即无法满足权利的归属效能、排除效能及社会典型公开性方面的要求。相反,个人信息利益符合法益所保护之利益的构成要素,即未被现有权利所保护、具有有用性及合法性。因此,在民法典出台后,个人信息应当被作为一种法益,通过转介条款将民法典外的保护性法律引入其内加以保护。
作者 季平平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5,共7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信息保护视阈下欧盟数据可携权研究”(18CFX078)。
作者简介 季平平,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02

共引文献92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