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教学互动研究对新教育生态下汉语二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首先从引起师生脑间同步(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INS)的因素对超扫描技术下教学互动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然后结合汉语二语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对新教育生态下二语教学的启示,最后讨论了超扫描技术在汉语二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作者
田丽萍
张了原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1年第23期50-52,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教学互动
脑间同步
线上教学
分类号
H195.3 [语言文字—汉语]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吕林海.
人类学习的研究历史、本质特征与改进努力——脑科学视角下的解析与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45-52.
被引量:21
2
乔新虹,杨文伟,李先春,裴新宁.
超扫描技术在社会性学习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8,28(9):12-18.
被引量:6
3
陆俭明,崔希亮,张旺熹,张鹏,梁霞,郑艳群,冯丽萍,孙瑞,郝美玲,古川裕,金海燕,司甜,程红,王辰,项英,季晶晶,赵杨,张黎,包亮,曹秀玲,李先银.
“新冠疫情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挑战与对策”大家谈(下)[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5):1-16.
被引量:7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小泉英明,贾志勇,孙诚,田辉.
脑科学与教育——尖端研究与未来展望[J]
.教育研究,2006,27(2):22-27.
被引量:22
2
吕林海.
意义建构与整体学习:基于脑的学习与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8):54-57.
被引量:10
3
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
[美]戴维·H·乔纳森(2002).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迈克尔.J?波斯纳,玛丽.K?罗特巴特.人脑的教育[M]. 周加仙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
6
OECD.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M].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 与学习”中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 -2.
7
【美】雷纳特? N ?凯恩等.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 吕林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1,4,43.
8
【美】安东尼奥? R ?达玛西奥.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人脑[M]. 毛彩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73 -175.
9
吕林海.
论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主旨、特征及案例简析[J]
.教育科学,2007,23(5):19-22.
被引量:21
10
霍鹏飞,吴玮.
大脑的学习机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2):50-5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99
1
李宝贵,李辉.
中文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要素及提升策略[J]
.语言文字应用,2021(2):2-15.
被引量:51
2
曹儒,穆迪,汤汪洋.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思考——以网络在线国际中文教育教务管理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729-734.
3
刘桐,李洪修.
国际中文教育在地国际化的价值、挑战与对策[J]
.中国轻工教育,2023,26(5):62-70.
被引量:1
4
刘海涛,陈鹏,陈春梅.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式教学现代化——基于学习哲学的视角[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10-17.
被引量:1
5
王乐韬,蒋跃.
在线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2):20-23.
被引量:1
6
童春林,白伦.
新冠疫情下蒙古国在线汉语教学状况及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1):40-43.
被引量:2
7
吴佩蓉.
对外汉语线上教学研究[J]
.汉字文化,2023(16):85-87.
被引量:2
8
王语涵.
国际中文线上教学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汉字文化,2023(3):90-92.
被引量:1
9
曹春静.
数字化战略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汉字文化,2023(3):86-89.
被引量:3
10
马贺楠,夏军.
“抖音”文化传播特点对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的启示[J]
.汉字文化,2022(23):89-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1
1
李祖超,张文冰,向麒伊.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中生高考选报专业意向的影响——基于全国14326名高中生的调查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2021(4):50-56.
被引量:8
2
段文婷,江光荣.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15-320.
被引量:884
3
辛涛,张文静,李雪燕.
增值性评价的回顾与前瞻[J]
.中国教育学刊,2009(4):40-43.
被引量:155
4
陈建华.
论协商民主视野中的学校教育[J]
.南京社会科学,2010(1):137-143.
被引量:5
5
何小亚,李耀光.
初中生数学态度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
.数学教育学报,2013,22(2):37-43.
被引量:16
6
温忠麟,吴艳,侯杰泰.
潜变量交互效应结构方程:分布分析方法[J]
.心理学探新,2013,33(5):409-414.
被引量:21
7
刘宝剑.
关于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2014级学生为例[J]
.教育研究,2015,36(10):142-148.
被引量:146
8
柯政.
“选考”制度下的“田忌赛马”:原因与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8):32-38.
被引量:59
9
王海军,叶仁荪,王建琼.
基于文献述评的大学生创业路径概念模型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7(2):40-46.
被引量:9
10
夏向荣.
新高考方案下浙江和上海物理考试的比较研究[J]
.物理教师,2017,38(12):72-7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彭文坤.
新高考背景下选科组合中的“物化生”选择意向: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25(2):85-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柳小勇.
新高考选考多样化对高职工科人才培养影响研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浙江考试,2025(5):9-13.
1
许艳华.
语素项频率特征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汉字文化,2021(14):101-103.
2
刘玉屏,袁萍.
语法研究成果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转化--以“把”字句为例[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5):17-26.
被引量:1
3
曹春静.
汉语作为二语动词习得研究20年回顾[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21(4):44-51.
4
徐静.
近十年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易混淆词偏误分析研究综述[J]
.山海经,2021(34):0295-0296.
5
李泉,孙莹.
论国际中文教育五种微观关系[J]
.民族教育研究,2021,32(5):160-169.
被引量:13
6
Roberto DEFAZIO,Nicola Ivan GIANNOCCARO,Miguel CARRASCO,Ramiro VELAZQUEZ,Paolo VISCONTI.
Wearable devices and IoT applications for symptom detection, infection tracking, and diffusion containmen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urvey[J]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2021,22(11):1413-1442.
汉字文化
2021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