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经》哲学思想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经》是中华传统茶文化典籍的代表,具有茶学、美学、哲学等多重价值,其对外译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在阐述茶知识的同时,《茶经》充分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内涵对应的文化专有项表达不可避免地成为翻译的难点。对《茶经》中的哲学文化专有项进行分类,探讨翻译策略。
作者
李敏怡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文教资料》
2021年第17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茶文化
翻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0
1
蔡定益.
论《茶经》的儒、释、道美学思想[J]
.沧桑,2009(1):152-153.
被引量:2
2
陈圆圆,宋阳,陈彦彦.
中国特色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探讨[J]
.黄山学院学报,2020(2):68-72.
被引量:2
3
董译蔓.
浅析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J]
.青春岁月,2016,0(11):238-238.
被引量:2
4
傅铁虹.
《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及影响初探[J]
.农业考古,1992(2):204-206.
被引量:7
5
郭思远,董艺璇.
“一带一路”上的茶经[J]
.人民周刊,2017(21):36-37.
被引量:3
6
何琼.
《茶经》辞格的认知意象翻译[J]
.福建茶叶,2020,42(10):346-348.
被引量:1
7
姜斐斐.
“一带一路”背景下《茶经》英译策略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152-155.
被引量:4
8
贾晓刚.
典籍《茶经》中文化因素翻译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2017,39(7):356-357.
被引量:2
9
李丽娜,施由明.
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与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J]
.农业考古,2017,0(5):98-101.
被引量:13
10
李亚芬.
《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翻译的比较研究[J]
.校园英语,2019,0(48):251-25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邱懋如.
文化及其翻译[J]
.外国语,1998,21(2):20-23.
被引量:71
2
傅铁虹.
《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及影响初探[J]
.农业考古,1992(2):204-206.
被引量:7
3
王书耕.
陆羽及其《茶经》对发展茶文化的贡献[J]
.农业考古,1991(2):150-153.
被引量:2
4
曾丽雅,吴孟雪.
中国茶叶与早期中美贸易[J]
.农业考古,1991(4):271-275.
被引量:14
5
王东风.
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
.外国语,1997,20(6):56-61.
被引量:396
6
周松,温志杰.
《论语》中的道德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科教导刊,2014(7):78-79.
被引量:1
7
王金水,陶德臣.
茶文化发展现状及主要趋势分析[J]
.农业考古,2004(2):107-111.
被引量:24
8
卞建华.
文学翻译批评中运用文学接受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42-45.
被引量:25
9
林瑞萱.
陆羽茶经的茶道美学[J]
.农业考古,2005(2):179-183.
被引量:5
10
丁俊之.
中国茶品牌之道(一)——论提升中国茶品牌竞争力的紧迫性、可行性[J]
.广东茶业,2006(3):2-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40
1
蔡定益.
论《茶经》的儒、释、道美学思想[J]
.沧桑,2009(1):152-153.
被引量:2
2
刘学礼.
中国佛教对古代生物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4):8-14.
3
叶静.
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农业考古,2012(2):134-142.
被引量:11
4
林童.
东方文化的瑰宝传统的美的哲学——论儒、释、道对中国古代茶道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中),2012(6):230-230.
被引量:3
5
蒋佳丽,龙明慧.
接受理论视角下《茶经》英译中茶文化的遗失和变形[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4):46-48.
被引量:19
6
孙长龙.
谈陆羽《茶经》的儒学思想[J]
.福建茶叶,2015,37(5):67-68.
被引量:17
7
张元,杨航.
茶道精神的“中庸”与马克思理论探讨[J]
.福建茶叶,2016,38(8):353-354.
8
王军莉.
陆羽《茶经》中的美学思想浅析[J]
.福建茶叶,2017,39(1):319-320.
被引量:1
9
张耀武.
陆羽“精行俭德”思想与楚商精神构建[J]
.文化发展论丛,2016(2):67-79.
10
王玉,闫冰,樊元元.
《茶经》中的处世哲学及其英译[J]
.福建茶叶,2017,39(6):360-36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
1
黄亚慧.
从《前赤壁赋》看汉语典故的英译[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52-54.
被引量:5
2
姜欣,姜怡,方淼,汪榕培.
基于树剪枝的典籍文本快速切分方法研究——以《茶经》的翻译为例[J]
.中文信息学报,2010,24(6):10-13.
被引量:6
3
何琼.
《茶经》文化内涵翻译的“得”与“失”——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英译本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62-67.
被引量:33
4
闫畅,王银泉.
中国农业典籍英译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2009—2018)[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0(3):49-58.
被引量:17
5
王寅.
体认翻译学视野下的“映射”与“创仿”[J]
.中国外语,2020,17(5):37-44.
被引量:53
6
尹江铖.
唐代茶文化:儒释道的结构性影响及其思想归属[J]
.茶叶通讯,2021,48(2):367-373.
被引量:4
7
王寅.
体认翻译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J]
.中国翻译,2021,42(3):43-49.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1
1
郑英波,石常艳,陈铭.
《茶经》中儒释道文化概念的体认翻译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4,40(5):99-10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舒.
陆羽《茶经》英译本的文化缺省补偿策略研究[J]
.贵茶,2025(3):10-12.
1
张亚丽.
电力系统中储能的系统价值评估方法实践探究[J]
.电力系统装备,2021(12):95-96.
2
涂建新.
探寻红旗渠精神对新时代青少年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意义[J]
.劳动哲学研究,2020(1).
3
龚晨.
红色档案精神内涵研究与现实应用[J]
.锋绘,2021(7):35-36.
4
代雪飞.
蒙古族民歌的分类及其哲学内涵[J]
.品位·经典,2021(16):15-16.
被引量:1
5
张婧,桂敏,王鹏,徐新容.
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价值与教育意义——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再思考[J]
.地方文化研究,2021,9(3):106-112.
被引量:5
6
侯衍社,侯耀文.
马克思的现实哲学变革及方法论遗产--重思哲学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哲学[J]
.山东社会科学,2021(8):40-46.
被引量:3
7
周霞.
湖南高庙文化兽面纹的风格演变和内涵研究[J]
.天工,2021(8):24-27.
文教资料
2021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