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寻红旗渠精神对新时代青少年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意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时代青少年的教育必须进入实践与劳动的场域,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才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本质和目的,才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宝贵的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思想,阐述其中关于实践与劳动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对增强新时代青少年的实践与劳动意识和能力,展现新时代青少年实践与劳动的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立足于世界的根本,青少年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具备促进社会发展的自主能力,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作者
涂建新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广东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第1期-,共9页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
青少年
实践与劳动
教育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姜英潇.
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哲学渊源[J]
.哲学进展,2021,10(1):13-17.
2
刘珊,才忠喜.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探寻[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7):118-119.
被引量:1
3
张燕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四重逻辑[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7):7-10.
被引量:1
4
张烈琴.
基于字源意义的文化旅游空间及其演化探析[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42(8):39-43.
5
代雪飞.
蒙古族民歌的分类及其哲学内涵[J]
.品位·经典,2021(16):15-16.
被引量:1
6
岑朝阳,武文豪.
伟大建党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J]
.理论建设,2021,37(4):27-32.
被引量:18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