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依据拓展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商品经济下的新发展格局应该是在居民、企业、政府三方各自资产—负债表约束下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循环、积累。传统的发展模式注重总量积累,缺乏对使用价值积累“质量”和价值积累“公平”的关注,导致我国经济处于结构性失衡和内外失衡的状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过于注重数量型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纠正。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积累模式,从而在生产关系层面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
出处
《改革与战略》
2021年第6期54-62,共9页
Reformation & Strateg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金本位制的形成、运行与崩溃研究”(16BSS03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与货币数量论在商品货币时代的适用性问题研究”(2021YCXS101)。
作者简介
文礼朋(1973-),男,湖南嘉禾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陈鹏飞(1994-),男,湖北鄂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郑铿城(1997-),男,福建漳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