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完善 被引量:37

The Basic Composi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Ethnic Affairs Governance Syste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就是具有特定目标的民族工作体系。经长期民族工作实践磨砺,以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进步繁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和成熟,具体包括作为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民族理论;针对性很强的制度、政策和法治体系;自上而下的民族工作机构和社会化格局;融入治理实践的宣传和教育体系;针对具体地区具体问题的治理方略;运作有效的治理机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及其运作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具体实践,显示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上的优势和特色,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但从完善的角度看,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因素尚不够充分,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因素还有待补充,已有的体制成分及其结构关系还有待调整。完善治理体系的过程就是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也是民族事务治理必须坚持的方向。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决定了大数据、智能化和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必须得到普及和提高。
作者 王希恩 Wang Xi’en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17ZDA15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希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北京100081。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50

引证文献37

二级引证文献13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