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层层立法 疏堵兼施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国的校园暴力事件让人刻骨铭心,因此他们把很大的精力花在了及早发现不良苗头、防微杜渐上,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
卜焕芳
岑建君(审核)
无
机构地区
不详
驻美国使馆教育处
出处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2,共3页
People's Education
关键词
美国
立法
校园暴力事件
学习
分类号
G639.7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作者简介
(拟稿:卜焕芳 审核:岑建君)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70
1
刘晓梅.
以复和措施处理校园欺凌问题[J]
.青年研究,2007(7):25-31.
被引量:22
2
林瑞青.
青少年学生言语欺凌行为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8(3):58-62.
被引量:18
3
许明.
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J]
.青年研究,2008(1):44-48.
被引量:68
4
陈海珍,池桂波,李文立.
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274-2277.
被引量:26
5
张杰.
浅谈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J]
.中国电力教育,2008(12):233-234.
被引量:13
6
孙临美,林玲.
儿童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 归因及对策[J]
.校园心理,2009,7(3):153-156.
被引量:22
7
刘天娥,龚伦军.
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9(4):80-83.
被引量:65
8
陈钢.
网络欺凌:青少年网民的新困境[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4):41-46.
被引量:23
9
安钰峰.
美国校园欺凌行为的特点评析[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8):27-32.
被引量:8
10
杜海清.
澳大利亚、欧美国家应对网络欺凌的策略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4):15-2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
1
周冰馨,唐智彬.
防治校园欺凌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3):39-44.
被引量:27
2
田发顺.
美日英防治校园欺凌立法的经验及启示[J]
.广西教育,2017,0(30):60-62.
被引量:2
3
黄明涛.
国外校园欺凌立法治理体系:现状、特点与借鉴——基于七个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J]
.宁夏社会科学,2017(6):55-63.
被引量:21
4
邹红军,柳海民,王运豪.
概念·成因·治策:我国校园欺凌研究的三维构景——基于相关文献的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2019,0(7):40-47.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张桂蓉,李婉灵.
家庭环境影响校园欺凌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9(1):17-37.
被引量:1
2
陈洁,王鑫,郭欣.
父母缺席对大城市青少年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J]
.青年研究,2021(2):82-93.
被引量:14
3
文慧.
校园欺凌父母责任及其法律规制[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2(2):165-175.
被引量:1
4
刘冬梅,杨文超,白凤临.
美国校园欺凌的治理经验及启示[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1(2):179-195.
5
田汉族,王超.
我国校园欺凌现象及其治理研究:回溯与展望[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1(2):153-178.
被引量:1
6
秦涛,张旭东.
受教育权视野下的校园欺凌救济:法理逻辑与实现路径[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0(2):128-139.
被引量:1
7
贾常遥,王全安.
中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8):130-131.
8
吴大旭.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三联三化”治安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0(10):107-108.
9
李永升,吴卫.
校园欺凌的犯罪学理论分析与防控策略——以我国近3年100件网络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65-74.
被引量:24
10
田发顺.
美日英防治校园欺凌立法的经验及启示[J]
.广西教育,2017,0(30):60-62.
被引量:2
1
崔蒋东.
例谈班主任工作的“堵”与“疏”[J]
.考试周刊,2014(25):191-191.
被引量:2
2
熊丙奇.
名教师流动“疏”“堵”要有度[J]
.福建教育,2016,0(18):5-5.
3
王永彪.
学习考察延边州寄宿制学校的启示[J]
.吉林教育(综合),2013(11):17-17.
4
刘斌.
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17-18.
被引量:3
5
王秋英.
及早发现问题学生的需求[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下半月),2013(7):16-16.
6
张佳馨.
培训:给班主任插上腾飞的翅膀[J]
.中国西部,2013(30):39-40.
7
金昌树.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
.成功,2010(11):82-83.
8
孙启涛.
为每一个学生搭建自由的舞台——浅谈班主任工作体会[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12):13-13.
9
话说教育乱收费[J]
.发展,2004(10):24-29.
10
“愉快教育”的经验值得推广[J]
.中国教育学刊,1990(4):3-4.
人民教育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