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银行体系对企业贷款显著存在"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现象,但是企业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商业信用成为了中国银行信用体系的重要补充;国有企业将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依靠商业信用渠道通过"所有制传导机制"传递给民营企业,商业信用已成为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增长的重要外部融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民企融资的中国之"谜"。商业信用对民营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增长的促进作用只体现在对大规模企业作用方面,对中小规模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增长起负面作用。
出处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126,共33页
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有限赶超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全球贸易规模和利益不平衡成因及转化的新理论"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电子信箱:zhangjie0402@ruc.edu.cn(张杰);刘元春(通讯作者)rmulyc@vip.sina.com(刘元春);zhaifuxin@rue.edu.cn(翟福昕);芦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84电子信箱:luzhe811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