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朱生豪与卞之琳《哈姆雷特》译本对比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为人类文学史上的不朽名作,历来被诸多译者所亲睐,其译文也呈百花齐放之态势。本文通过对比朱生豪和卞之琳这两位中国翻译家对《哈姆雷特》的译本,从翻译策略、文本语言的选择和诗歌的韵律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旨在展示莎士比亚原著之神韵,揭示译本之间的差别和产生原因,使读者对原著和译文之间的转译有更好的理解。
作者
黄菲飞
机构地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8期21-23,共3页
English Square
关键词
翻译策略
翻译文本
文本语言
诗歌韵律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范泉,徐宗琏.
关于译莎及其它[J]
.文教资料,2001(5):49-57.
被引量:12
3
何其莘.高级文学翻译[M]{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刘红英,于治领,张东力.
《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研究[J]
.电影评介,2010(13):106-107.
被引量:2
5
刘连芳.
保持原作神韵——朱生豪译莎策略考[J]
.大家,2010(16):60-60.
被引量:1
6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肖曼琼.
卞之琳诗歌翻译的文体选择及审美价值[J]
.外语学刊,2009(3):109-112.
被引量:3
8
许宏,王英姿.
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2):83-8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范泉,徐宗琏.
关于译莎及其它[J]
.文教资料,2001(5):49-57.
被引量:12
2
黄杲炘.
英语格律诗汉译标准的量化及其应用[J]
.中国翻译,1999(6):15-19.
被引量:14
3
屠国元,肖锦银.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J]
.中国翻译,1998(2):27-30.
被引量:32
4
卞之琳.
对于白话新体诗格律的看法[J]
.社会科学辑刊,1979(1):154-160.
被引量:9
5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燊.
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J]
.文学评论,1959(5):41-77.
被引量:125
6
张羽.
卞之琳的学术生涯[J]
.外国文学评论,1990(4):109-110.
被引量:2
7
袁可嘉.
卞之琳与外国文学[J]
.外国文学评论,1990(4):111-113.
被引量:4
8
方平.
“亦步亦趋”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谈卞之琳先生的翻译思想[J]
.外国文学评论,1990(4):114-116.
被引量:10
9
袁可嘉.
卞之琳老师永垂不朽──在卞之琳先生追思会暨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
.新文学史料,2001,0(3):61-67.
被引量:4
10
北塔.
《哈姆雷特》剧本的汉译[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8):36-41.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0
1
王海平.
朱生豪多维翻译观初探[J]
.文教资料,2008(8):17-18.
被引量:1
2
王海平.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朱生豪和他的莎剧翻译[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114-117.
被引量:2
3
刘连芳.
保持原作神韵——朱生豪译莎策略考[J]
.大家,2010(16):60-60.
被引量:1
4
晋媛媛.
朱生豪翻译的阐释学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90-93.
被引量:8
5
周文.
朱生豪翻译观探微[J]
.科技信息,2007(22):127-128.
被引量:2
6
王芳.
从莎剧翻译看朱生豪的翻译思想[J]
.科技信息,2009(19):155-155.
被引量:3
7
邓艳.
接受美学视角下朱生豪的翻译思想和策略[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7):240-243.
被引量:5
8
段美婷.
朱生豪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翻译[J]
.兰台世界(上旬),2011(9):9-10.
9
黄滨,许晓燕.
1999~2011年间国内双关翻译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7):146-147.
10
朱安博.
朱生豪翻译的“神韵说”与中国古代诗学[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4):118-1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许宏,王英姿.
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3(2):83-88.
被引量:10
2
陆婧.
狄德罗市民剧的美学探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2-44.
被引量:2
3
王东风.
朱译莎剧的两大特点:引申与重组——以朱生豪译《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独白为例[J]
.外国语,2014,37(2):61-70.
被引量:7
4
张炎炎.
翻译审美主客体视角下的散文翻译研究——以谢冰莹著作《黄昏》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9,0(15):184-185.
被引量:2
5
朱敏,何莉.
英语翻译中的美学意识培养再谈[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1):147-148.
被引量:2
6
王翠翠.
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论石与树》英译本[J]
.智库时代,2020,0(10):270-27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宋珍珍.
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比较《哈姆雷特》选段的两个中译本[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12):74-75.
被引量:1
2
刘丹,陈亚杰.
狄德罗“理想范本”视角下赏析文学翻译——以《面纱》两个中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21(8):55-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秦晓歌,杨林贵.
接受美学视角下对《哈姆雷特》两中译本的研究[J]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2019(1):86-93.
2
祁静静.
文化互鉴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方法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2024,39(1):50-53.
被引量:1
1
王小丽.
《红楼梦》翻译研究综述[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3):141-143.
被引量:5
2
汪娜.
目的论指导下的译者主体性——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中译本为例[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133-133.
被引量:3
3
王进安,何海菊.
韵律语境下的《诗经》联绵词押韵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45-150.
4
王茜.
从功能目的论看《葬花吟》的三种英译本[J]
.学理论,2013(2):152-153.
5
朱骏.
《傲慢与偏见》译本对比[J]
.考试周刊,2014(69):28-30.
6
林克难.
“达旨”与细节[J]
.中国翻译,2012,33(6):76-79.
被引量:9
7
关于举办“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翻译家论坛”的通知[J]
.中国翻译,2005,26(6):77-77.
8
刘晓琳.
评价系统视域中的翻译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为例[J]
.外语学刊,2010(3):161-163.
被引量:25
9
王建军,刘艳春.
音韵学与中英文诗歌[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56-158.
被引量:1
10
李晓.
《了不起的盖茨比》两译本对比研究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12):114-114.
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