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与“源本取向”、“规约式研究”的盲点--以《红译艺坛》为论析中心
被引量:7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0-343,共24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二级参考文献86
-
1王人恩.关于《红楼梦》中妇女是否“隐足”问题[J].社科纵横,2002,17(6):45-48. 被引量:2
-
2宋德胤.《红楼梦》中的满俗初探[J].红楼梦学刊,1984(4):269-292. 被引量:5
-
3洪涛.从西方版本学看《红楼梦》的诠释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1999(3):121-134. 被引量:9
-
4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中国翻译,2002,23(5):32-35. 被引量:234
-
5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J].红楼梦学刊,2005(1):3-3. 被引量:4
-
6洪涛.陆士谔《新水浒》与近代《水浒》新读:论时代错置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01(1):73-84. 被引量:2
-
7洪涛.从西方文本观念看《红楼梦》的“作者本意”和“跨文化翻译”难题[J].红楼梦学刊,2000(3):185-199. 被引量:6
-
8曾宇钧.翻译中的文化预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2):29-30. 被引量:6
-
9洪涛.外文出版社《红楼梦》英译“节选本”纠谬[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49-54. 被引量:4
-
10洪涛.《红楼梦》译评与期望规范、解构主义翻译观——以Nibbansday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06(6):238-26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17
-
1洪涛,张云.《红楼梦》英译与东西方文化、语言[J].红楼梦学刊,2001(4):291-306. 被引量:8
-
2洪涛.从西方文本观念看《红楼梦》的“作者本意”和“跨文化翻译”难题[J].红楼梦学刊,2000(3):185-199. 被引量:6
-
3刘泽权.从称谓的翻译看文化内容的传播——以《红楼梦》的英译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94-102. 被引量:15
-
4洪涛.《红楼梦》译评与期望规范、解构主义翻译观——以Nibbansday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06(6):238-265. 被引量:7
-
5李燕,赵速梅.《红楼梦》两部英译本称谓翻译及其差异探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156-161. 被引量:5
-
6洪涛.翻译规范、意识形态论与《红楼梦》杨译本的评价问题──兼论《红楼梦》译评与套用西方翻译理论的风险[J].红楼梦学刊,2008(1):228-259. 被引量:13
-
7肖家燕,刘泽权.被扭曲的中华称谓——《红楼梦》尊他敬语五种英译之比较[J].外国语文,2009,25(6):51-56. 被引量:11
-
8朱虹,刘泽权.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问题与对策[J].当代外语研究,2011(1):13-18. 被引量:4
-
9洪涛.《红楼梦》双语语料库、“母语文化”影响论的各种疑点--与冯庆华先生商榷[J].中国文化研究,2011(2):186-194. 被引量:5
-
10李晶.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英译本底本研究初探[J].红楼梦学刊,2012(1):221-247.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73
-
1胡颖.浅析中英文化因素的差异对《红楼梦》翻译的影响[J].外国语文,2012,28(S1):120-122. 被引量:2
-
2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4):33-35. 被引量:135
-
3刘灵巧.《好了歌注》两译文对比评析——兼谈译者的主体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4):73-78. 被引量:2
-
4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2002,23(5):39-41. 被引量:249
-
5詹蓓.《红楼梦》英译名比较谈[J].红楼梦学刊,2002(2):252-258. 被引量:3
-
6陈可培.沟通中西文化的有益尝试——论大卫·霍克思译《红楼梦》几首诗词[J].红楼梦学刊,2001(3):169-181. 被引量:5
-
7向彪.《红楼梦》与基督教文化[J].明清小说研究,2001(4):93-106. 被引量:7
-
8马会娟.对Lawrence Venuti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1):26-32. 被引量:28
-
9洪涛.《红楼梦》译评与期望规范、解构主义翻译观——以Nibbansday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06(6):238-265. 被引量:7
-
10范敏.目的论对《红楼梦》中谚语翻译的启示[J].红楼梦学刊,2007(2):187-20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7
-
1洪涛.《红楼梦》翻译研究与套用“目的论”、“多元系统论”的隐患--以《红译艺坛》为论析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0(2):283-305. 被引量:8
-
2洪涛.《西游记》的喜剧元素与英语世界的翻译转移现象[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222-229. 被引量:2
-
3洪涛.《红楼梦》语料库建设和翻译案例研究的几个疑团——以《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1(2):271-290. 被引量:8
-
4洪涛.《红楼梦》双语语料库、“母语文化”影响论的各种疑点--与冯庆华先生商榷[J].中国文化研究,2011(2):186-194. 被引量:5
-
5洪涛.《红楼梦》译论中的孤立取义现象和“西方霸权”观念--兼谈霍译本的连贯和杂合(hybridity)[J].红楼梦学刊,2011(6):290-311. 被引量:9
-
6刘泽权,张冰.新世纪《红楼梦》英译研究述评[J].外语学刊,2015(4):96-100. 被引量:11
-
7刘岩,杨玲.明清小说外译研究的学术图景与前沿脉络——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文献与数据学报,2022,4(4):95-10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1
-
1罗茵,肖家燕.《红楼梦》语料库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汉字文化,2022(22):55-57. 被引量:1
-
2洪涛.《红楼梦》双语语料库、“母语文化”影响论的各种疑点--与冯庆华先生商榷[J].中国文化研究,2011(2):186-194. 被引量:5
-
3冯全功.新世纪《红楼》译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2000—2010)[J].红楼梦学刊,2011(4):135-154. 被引量:32
-
4洪涛.《红楼梦》译论中的孤立取义现象和“西方霸权”观念--兼谈霍译本的连贯和杂合(hybridity)[J].红楼梦学刊,2011(6):290-311. 被引量:9
-
5洪涛.“气”与“Humour(液)”:从《红楼梦》的翻译难题看中西身体观念[J].红楼梦学刊,2012(3):301-322. 被引量:3
-
6王丹.红楼梦中饮食名称的翻译[J].大江周刊(论坛),2012(8):169-170. 被引量:1
-
7戴祝君.译者的阐释与读者的误读:以《红楼梦》译文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8):123-127. 被引量:1
-
8崔永东.汉代司法思想史研究的两个侧面——《淮南子》与《汉书·刑法志》中的司法思想初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8):134-140. 被引量:1
-
9王丽萍.《西游记》英译研究三十年[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4):115-118. 被引量:3
-
10曹艳艳,赵国霞.纽马克翻译理论诠释下的《红楼梦》古典诗词英译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34-236. 被引量:1
-
1李露.《红楼梦》英译述要[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2):45-48. 被引量:2
-
2述闻.《〈红楼梦〉西游记》[J].红楼梦学刊,1987(4):108-108.
-
3鲍德旺,刘洵.霍克思《红楼梦》英译底本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S1):235-240. 被引量:5
-
4宋丹.日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考论[J].红楼梦学刊,2016(2):73-116. 被引量:18
-
5罗晓芳.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J].语文建设,2016(8X):61-62. 被引量:1
-
6冯全功.《红楼梦》英译思考[J].小说评论,2016(4):91-99. 被引量:5
-
7马玉萍.文化之交融,译者之创作——从《红楼梦》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3):145-147.
-
8房欲飞.回应“小问号”也有学问[J].早期教育(家庭教育),2015(1):28-29.
-
9缪金龙.要有小看分数的勇气[J].基础教育参考,2012,3(11):93-93.
-
10李稳姣.擦亮那双“慧眼”[J].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2009(4):1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