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西文化的有益尝试——论大卫·霍克思译《红楼梦》几首诗词
被引量:5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9-181,共13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同被引文献45
-
1胡颖.浅析中英文化因素的差异对《红楼梦》翻译的影响[J].外国语文,2012,28(S1):120-122. 被引量:2
-
2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7(1):17-20. 被引量:78
-
3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J].中国翻译,2000(4):2-8. 被引量:243
-
4刘灵巧.《好了歌注》两译文对比评析——兼谈译者的主体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4):73-78. 被引量:2
-
5詹蓓.《红楼梦》英译名比较谈[J].红楼梦学刊,2002(2):252-258. 被引量:3
-
6廖晶,朱献珑.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J].中国翻译,2005,26(3):14-19. 被引量:50
-
7杨自俭.对比语篇学与汉语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60-62. 被引量:40
-
8霍跃红.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52-55. 被引量:59
-
9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41-44. 被引量:87
-
10范敏.目的论对《红楼梦》中谚语翻译的启示[J].红楼梦学刊,2007(2):187-202.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36
-
1罗茵,肖家燕.《红楼梦》语料库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汉字文化,2022(22):55-57. 被引量:1
-
2闫敏敏.二十年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2005,26(4):64-68. 被引量:34
-
3贾卉.从《红楼梦》霍克斯译本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120-123. 被引量:9
-
4周晓寒.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译者的主体性[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5):84-86. 被引量:1
-
5傅恒倩.文化翻译视角下对《五美吟》的新解读[J].云南电大学报,2012,14(4):89-93.
-
6范梦清,曾文华.从“三美论”对比《红楼梦》两英译本中海棠诗的翻译[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3X):160-161.
-
7徐雪元.从目的论角度比较《前赤壁赋》之译文[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7):248-248.
-
8赵鑫,刘继华.《红楼梦》章回题目英译研究[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10):137-140.
-
9陈莉.回顾与反思:国内典籍英译十年研究(2002-2011)[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132-135. 被引量:3
-
10王宏,刘性峰.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15(2):69-79. 被引量:42
-
1杨青.简论许渊冲的中诗英译[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5(3):85-87. 被引量:2
-
2蒋洪新.庞德的《华夏集》探源[J].中国翻译,2001(1):56-59. 被引量:43
-
3袁平.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16(5):40-41. 被引量:1
-
4康连星.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3):114-116. 被引量:8
-
5陈冬季.道德·社会·情绪·人生——论《红楼梦》的深层意蕴[J].红楼梦学刊,1991(3):53-72. 被引量:2
-
6袁梅,孙鸿亮.元稹“艳诗”考论[J].唐都学刊,2000,16(4):59-62. 被引量:4
-
7严晓江.大卫·霍克思《九辩》英译析评[J].国际汉学,2017(1):158-163.
-
8王剑果.从意象角度看中诗英译的模糊美[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6):135-137.
-
9崔璨.名家演绎 各有千秋——赏析英译本《红楼梦》第二十八回[J].科教文汇,2010(2):39-39.
-
10王丽耘.不可忽视的“雕琢”——论大卫·霍克思生前对《红楼梦》译本的最后修改[J].红楼梦学刊,2015(1):293-31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