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诉机制之完善与和谐社会之构建——以合意原则和诚信原则为重心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已经提上立法机关议事日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之修订,应在基本思路上契合构建和谐社会之内在要求。从最为朴素的角度来讲,和谐社会应是社会安定且人人诚信相处的社会。故在此背景下,民事纠纷之解决尤应秉持合意原则和诚信原则。合意原则和诚信原则的规则化以及相关规则的完善化乃是它们发挥应有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
赵钢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44,共11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事诉讼法
民诉机制
合意原则
诚信原则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14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8
1
陈弘毅.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J]
.现代法学,2001,23(3):3-14.
被引量:73
2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调解规范化研究”课题组.《关于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杨润时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3
赵钢,王杏飞.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初步解读[J]
.法学评论,2005,23(6):59-70.
被引量:34
4
韩波.
执行和解争议的法理分析[J]
.法学,2002(9):48-51.
被引量:36
5
沈冠伶.《论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之不知陈述—兼评析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之陈述义务与诉讼促进义务》[J].政大法学评论,2003,(63).
6
陈荣宗 林庆苗.《民事诉讼法》[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19页.
7
许士宦.《证明妨碍》[J].月旦法学杂志,2001,(9).
8
骆永家.证明妨碍.月旦法学杂志,2001,(2):69-69.
二级参考文献
99
1
赵钢.
正确处理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十大关系[J]
.法学研究,1999,21(1):17-32.
被引量:65
2
刘敏.
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 一种法文化学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1999(1):57-62.
被引量:43
3
张晋红.
法院调解的立法价值探究——兼评法院调解的两种改良观点[J]
.法学研究,1998,20(5):109-115.
被引量:79
4
马作武.
古代息讼之术探讨[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2):47-51.
被引量:57
5
李浩.
论法院调解中程序法与实体法约束的双重软化──兼析民事诉讼中偏重调解与严肃执法的矛盾[J]
.法学评论,1996,14(4):11-16.
被引量:83
6
姚玲.
法院调解应予摈弃[J]
.中国司法,2000(4):35-36.
被引量:9
7
田玉玺,雷运龙.
试论执行和解[J]
.人民司法,2000(6):42-44.
被引量:21
8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9
.经过修订于1991年颁行的现行《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之一第9条[Z].,..
10
.《民事诉讼法》第184条[Z].,..
共引文献
192
1
杨秀清.
执行和解的应然制度逻辑阐释[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4):55-72.
被引量:1
2
窦营山,沈晓敏.
同伴调解教育:理念、意义与途径[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5):59-68.
被引量:2
3
黄艳芳.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
.湖南农机,2007(1):126-128.
被引量:7
4
胡胜.
论和谐语境下的民事抗诉案件再审调解工作[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99-102.
5
陈惊天.
中国刑事审判权的优化运行研究[J]
.西部法学评论,2009(1):8-12.
6
连宏.
儒家的和谐观与中国传统调解制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89-91.
被引量:3
7
卢椰枫.
论法院调解的非讼化——司法ADR导入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4):68-72.
被引量:3
8
吴蓉.
执行和解争议救济途径刍议——从一起还款纠纷案说起[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10):75-77.
被引量:1
9
彭新华.
“检调对接”若干问题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12-114.
被引量:5
10
邵泽毅,赵凤强.
执行调解妥当性探析[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1,27(2):69-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6
1
郑耀抚.
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关于试行人民调解协议公证制的报告[J]
.中国司法,2000(11):49-50.
被引量:4
2
王亚新.
诉调对接和对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J]
.法律适用,2010(6):34-37.
被引量:35
3
王建勋.
调解制度的法律社会学思考[J]
.中外法学,1997,9(1):26-30.
被引量:17
4
王福华.
当事人陈述的制度化处理[J]
.当代法学,2004,18(2):17-24.
被引量:28
5
胡建淼,蒋红珍.
论合意理念在行政领域中的渗透——基础、表现及其支撑系统[J]
.法学杂志,2004,25(4):15-17.
被引量:16
6
李琦.
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1):13-21.
被引量:28
7
肖建华,杨兵.
论我国诉讼调解原则体系之重构——兼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规定[J]
.政法论丛,2005(1):80-84.
被引量:17
8
李浩.
当事人陈述:比较、借鉴与重构[J]
.现代法学,2005,27(3):46-55.
被引量:42
9
赵钢.
论法官对诉讼请求变更事项的告知义务——以《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5条为分析基础[J]
.法商研究,2005,22(6):112-116.
被引量:8
10
田平安,马登科.
举证时限制度的冷思考[J]
.河北法学,2006,24(2):21-2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6
1
陈桂明,侍东波.
试论民事诉讼法学的进路——以2006年研究成果为对象的总结与分析[J]
.中国法学,2007(2):159-171.
被引量:6
2
邓达奇.
司法便民化之惑——以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为视角的考察[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27-31.
被引量:2
3
齐树洁.
我国近年法院调解制度改革述评[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4):1-16.
被引量:4
4
刘显鹏.
合意为本: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之应然基调[J]
.法学评论,2013,31(2):128-134.
被引量:30
5
陈在上.
刑事协商中的三组关系与三项原则——以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为视角[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1):58-62.
6
郝晶晶.
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的规则审视——以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J]
.法商研究,2018,35(4):139-14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丁朋超,覃玉华.
论在线诉讼中当事人陈述权的保障[J]
.探求,2023(4):47-55.
2
文金羚.
《新加坡调解公约》下我国商事调解协议执行机制研究[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2(5):122-137.
被引量:4
3
李树训.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解:新生与保障——聚焦贵州、湖南、云南三省改革前沿[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0(2):70-76.
被引量:3
4
张新.
司法确认程序的系统建构[J]
.东方法学,2023(6):178-187.
被引量:9
5
陶长玲.
论代位执行制度[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54-56.
6
徐清宇,刘仁海.
打破自我封闭:诉讼程序改革与完善的紧要课题[J]
.法律适用,2010(11):72-75.
被引量:1
7
徐昀.
“调判结合”的困境——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J]
.开放时代,2009(6):98-115.
被引量:14
8
赵旭东.
民事诉讼第一审的功能审视与价值体现[J]
.中国法学,2011(3):50-61.
被引量:11
9
杨知文.
中国司法的内部人员构造:改革立场与现实进路[J]
.河北法学,2013,31(3):2-9.
被引量:3
10
杨晶.
劳动仲裁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地位[J]
.学术探索,2014(1):59-62.
被引量:5
1
于海燕.
试论格式条款的法理思考及法律控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9-41.
2
刘江琴.
论动产所有权合同移转的行为生效要件[J]
.潍坊学院学报,2002,2(3):52-55.
3
周君珍.
婚内强奸的法律问题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0):208-209.
4
王玮.
分析香港促进式调解与内地法院调解及人民调解的异同[J]
.犯罪研究,2013(2):93-100.
被引量:3
5
潮见佳男,徐慧.
日本债权法的修改与合意原则[J]
.交大法学,2014(3):62-75.
被引量:5
6
宋明,陈佳林.
论司法调解合意原则的适用[J]
.山东社会科学,2013(7):134-139.
被引量:2
7
庄加园.
交付原则框架下的意思自治[J]
.法学,2017(3):93-105.
被引量:11
8
吴建斌.
合意原则何以对决多数决——公司合同理论本土化迷思解析[J]
.法学,2011(2):55-65.
被引量:39
9
薛力.
“门萨仲裁庭”裁决背离国际主流认知[J]
.学习月刊,2016(15):39-41.
10
李勇.
德国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若干问题解读[J]
.当代法学,2003,17(7):151-154.
被引量:3
法商研究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