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诉讼调解原则体系之重构——兼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规定
被引量:
17
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inciple System of Our Litigation Intermed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合理的诉讼调解原则体系 ,是该制度适当、有效运行的基础。现行调解原则体系 ,存在诸多不足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强化自愿原则 ,摒弃有关“应当先行调解”案件的规定 ;废除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明确实体合法原则的内容 ;增设非公开调解原则和对席调解原则。
作者
肖建华
杨兵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政法论丛》
2005年第1期80-84,共5页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诉讼调解
调解原则
民事调解
人民法院
合法原则
自愿原则
案件
应当
是非
存在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18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11
参考文献
3
1
熊跃敏.
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J]
.比较法研究,2003,17(2):75-87.
被引量:31
2
刘敏.
论现代法院调解制度[J]
.社会科学研究,2001(5):90-95.
被引量:17
3
蔡虹.
大陆法院调解与香港诉讼和解之比较——关于完善合意解决纠纷诉讼机制的思考[J]
.中国法学,1999(4):144-151.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张晋红.
法院调解的立法价值探究——兼评法院调解的两种改良观点[J]
.法学研究,1998,20(5):109-115.
被引量:79
2
王红岩.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立[J]
.法学评论,1999,17(3):108-115.
被引量:38
3
张子清.不趋时媚俗的诗歌革新者[A].载于郭继德主编.美国文学研究(第一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46.
4
木宇译.最后的收获——艾米莉·狄金森诗选[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146.
5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37-149.
6
Hyatt H.Waggoner.American Poets—From the Puritans to the Present. 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1969:212—213.
7
Mordecai Marcus.Cliffs Notes on Emily Dichinson:Selected Poems.Lincoin,Nebraska:CAiris Notes,Inc.,1982:80.
8
William w.Hall.Bronchitis and Kindred Diseases[M].8th ed.New York:J.S.Redfield,1854:301.
9
Richard B.Sewall.The Life of Emily Dickinson: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80:395—97,61,79.
10
Paula Bennett.Emily Dichinson--Woman Poet.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90:78.
共引文献
75
1
周建华.
司法调解的契约化[J]
.清华法学,2008,2(6):147-158.
被引量:11
2
黄海涛.
法院调解阶段性的制度化问题初探[J]
.法学杂志,2010,31(S1):163-167.
3
江伟,熊跃敏.
德国民事诉讼上的和解制度介评——兼论对改革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启示[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8-12.
被引量:11
4
宋朝武,刘小飞.
从国际诉讼和解动向看我国法院调解改革[J]
.河北法学,2001,19(6):58-62.
被引量:18
5
陈锦红.
法院调解改革构想[J]
.河北法学,2001,19(6):63-66.
被引量:1
6
钟玲.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人权保障研究[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82-83.
被引量:1
7
姚志坚.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院调解──对我国法院调解重兴现象的法理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5(7):88-94.
被引量:8
8
钟俊芳,严晓英.
民事诉讼调解本质论[J]
.法制与社会,2008(20):140-141.
被引量:4
9
耿俊霞.
浅谈法院调解制度[J]
.法制与社会,2008(27):150-151.
被引量:1
10
秦兴宇.
论完善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J]
.前沿,2006(1):110-11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7
1
高玮玮.
强制离婚调解制度的评析与走向[J]
.律师世界,2000(8):36-39.
被引量:4
2
许少波.
先行调解的三重含义[J]
.海峡法学,2013,15(1):12-19.
被引量:16
3
景汉朝,卢子娟.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1997,19(5):4-35.
被引量:151
4
王建勋.
调解制度的法律社会学思考[J]
.中外法学,1997,9(1):26-30.
被引量:17
5
李浩.
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4):68-74.
被引量:47
6
李浩.
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
.法学研究,1996,18(4):57-68.
被引量:269
7
章武生,张大海.
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J]
.法商研究,2004,21(6):124-131.
被引量:44
8
李琦.
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1):13-21.
被引量:28
9
冯战备,韩轩,隋锡玲.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思考[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9):56-58.
被引量:6
10
关今华.
析民事调解和仲裁裁决法律监督的论争[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9(2):112-1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7
1
高洪宾.
调解协议问题研究[J]
.人民司法,2006(6):52-55.
2
袁煜驰.
法院调解自愿原则新解[J]
.法律适用,2006(12):10-11.
被引量:1
3
尹力,戴恩潮.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4):101-107.
被引量:2
4
宋明志.
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以我国台湾地区民事强制调解程序为比较[J]
.政法论丛,2008(1):77-81.
被引量:9
5
蔡涛.
民事调解的检察监督[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17(2):40-43.
被引量:5
6
李德恩,刘士国.
基于调解本质回归的调解原则之建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133-136.
被引量:4
7
王福华.
论诉前强制调解[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2):19-27.
被引量:40
8
李浩.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重述[J]
.法学研究,2011,33(4):120-135.
被引量:15
9
齐树洁.
我国近年法院调解制度改革述评[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4):1-16.
被引量:4
10
卜静波,戴先东,王洪珍.
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效用与制度设计[J]
.人民检察,2011(19):62-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
苟应鹏.
论非诉调解协议的执行力[J]
.仲裁研究,2021(1):102-115.
被引量:2
2
王聪.
作为诉源治理机制的行政调解:价值重塑与路径优化[J]
.行政法学研究,2021(5):55-66.
被引量:33
3
廖永安.
关于我国统一“调解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0(2):32-52.
被引量:9
4
廖永安,王聪.
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论纲——基于地方立法的观察与思考[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5(4):1-15.
被引量:19
5
邹国勇.
论商事调解保密例外的价值、规则及边界[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42(5):189-201.
6
潘旭.
希腊调解制度的新发展[J]
.东南司法评论,2019,0(1):513-524.
7
宋彬龄,王艺明.
学校体育伤害救济的程序法进路——论人民调解在学校体育伤害纠纷中的扩大适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59-69.
被引量:9
8
袁群.
调审分离制度建构初探[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5):189-190.
被引量:2
9
陈尊书.
浅谈如何做好民行检察息诉和解[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5):173-173.
被引量:1
10
李德恩,刘士国.
基于调解本质回归的调解原则之建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133-136.
被引量:4
1
李白平.
谈诉讼调解的特点、原则和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
.特区法坛,2007(2):18-19.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J]
.判例与研究,2004(6):59-60.
3
周磊.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法院调解[J]
.学理论,2009(25):104-105.
4
吴兆祥.
《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解读[J]
.人民司法,2007(04S):42-47.
被引量:2
5
陆淑芳.
社区民事调解的问题及对策[J]
.学习月刊,2012(18):32-32.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J]
.科技与法律,2004(3).
被引量:1
7
杨互杰,王飞舟.
唐河县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服判息诉率达100%[J]
.中国审判,2008,0(2):28-28.
8
李琛.
民事诉讼调解新规则探析[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75-76.
被引量:1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0(10):8-9.
10
方芳.
试论新时期民事调解工作[J]
.改革与开放,2012,0(07X):11-11.
政法论丛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