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良知见在到自慊:王阳明致良知工夫的现实展开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阳明“四句教”所开显的致良知工夫路径可以推阐为:从良知见在处肯信良知以生发源初的工夫境域,由“工夫不独”而成就工夫良性的背景态势,然后实落用功为善去恶,最终求得自慊。良知见在处肯信良知即要有从中心视域到边缘视域的肯信:中心视域的肯信最为重要的是当下保有那一念明觉处的道德实行意愿;边缘视域的肯信则涉及道德形上学的建立;两种肯信力量的主动融合则在于立志。“工夫不独”主要指师友间的感通相助。实落用功为善去恶则一方面当量力有渐,另一方面须无间于内外动静未发已发。自慊为致良知工夫成就时内心所具有的纯粹良善实感,可以作为致良知工夫的当下印证。四者的现实展开并非线性的,而是一种参伍错综的相续。
作者 薛建立
出处 《原道》 2023年第2期165-182,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19ZDA02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薛建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46

  • 1邓洪波.王阳明的书院实践与书院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23-28. 被引量:14
  • 2倪梁康.意向性: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专题讨论)——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J].学术月刊,2006,38(6):47-50. 被引量:42
  • 3王守仁.《万松书院记》[A]..《王阳明全集》卷7[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 4清·张廷玉.《明史》卷231,《传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53页.
  • 5明·钱德洪.《惜阴会语》,徐爱,钱德洪,董法.《徐爱、钱德洪、董泫集·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 6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2,《传习录中》,第80页.
  • 7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传习录下》,第107页.
  • 8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41,《阳明先生文录序》,第1569页.
  • 9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35,《年谱三》,第1287页.
  • 10明·潘志伊.《兴复书院记》,毛德琦.《白鹿书院志》卷12,赵所生,薛正兴.《中国历代书院志》第2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