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真菌CFEM蛋白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艳玲 郭勇 高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CFEM (common in fungi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仅存在于真菌的一种细胞外膜蛋白,在真菌中往往起到效应子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不同病原真菌CFEM蛋白的结构、起源、进化及其作用和分子机制,强调了致病性真菌中CFEM蛋白在获取铁元... CFEM (common in fungi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仅存在于真菌的一种细胞外膜蛋白,在真菌中往往起到效应子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不同病原真菌CFEM蛋白的结构、起源、进化及其作用和分子机制,强调了致病性真菌中CFEM蛋白在获取铁元素、维护真菌细胞壁完整性、影响真菌生长发育、侵染结构形成及引发宿主免疫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扩展青霉的CFEM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针对未来CFEM蛋白在侵染致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等研究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进一步解析CFEM蛋白在侵染致病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为防控植物病原真菌病害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EM效应蛋白 病原真菌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信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几种分子模式及途径 被引量:13
2
作者 景志忠 何小兵 +3 位作者 房永祥 陈国华 曾爽 贾怀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近些年机体病原相关模式受体及其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天性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作者通过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 近些年机体病原相关模式受体及其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天性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作者通过机体识别病毒核酸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和DAI(DNA-dependent activatorof 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s,DAI)等模式识别分子的细胞定位、分子结构及其识别病毒核酸途径的介绍,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宿主机体如何全方位识别和消除入侵病毒的分子免疫防御途径,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设计以及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病毒核酸 先天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德成 佘敏 +4 位作者 佘锐萍 孙泉 王英华 李文贵 刘利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56-60,共5页
免疫系统识别"非我"和"自我"的过程是依赖于不同的受体来完成的,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连接获得性免疫与先天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生物的一种模式识别受... 免疫系统识别"非我"和"自我"的过程是依赖于不同的受体来完成的,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连接获得性免疫与先天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生物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它主要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patterns,PAMPs)来启动免疫反应。已发现TLRs在炎症、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肿瘤等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有关TLRs的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同时也会进一步拓展对机体免疫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免疫识别与病原物免疫逃避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宁媛媛 尤民生 王成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7-575,共9页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天然免疫系统,病原识别是启动下游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不同的模式识别蛋白来完成的。目前发现并鉴定的昆虫模式识别蛋白主要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类免疫球蛋白、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C... 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天然免疫系统,病原识别是启动下游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不同的模式识别蛋白来完成的。目前发现并鉴定的昆虫模式识别蛋白主要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类免疫球蛋白、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C型凝集素及具多功能的载脂蛋白等,不同的蛋白种类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及识别对象。与昆虫免疫识别相对应的是,不同昆虫病原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不同策略的免疫逃避能力,以战胜宿主免疫而致病或最终杀死昆虫。本文就昆虫免疫过程中不同模式识别蛋白的结合对象、结构与功能,以及逐渐兴起的病原物通过分子伪装等进行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昆虫免疫与昆虫病理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只有当两方面研究相结合时,才能更好地揭示昆虫宿主与病原物之间免疫与抗免疫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模式识别蛋白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昆虫病原物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烨 任静宜 +2 位作者 于洪强 周延民 于维先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是与免疫学息息相关的两个分子。DAMP是组织或细胞受到损伤和低氧等因素刺激后释放到细胞间或血液循环中的一类物质;PAMP则是病原体上的分子结构。两者均被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引起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是与免疫学息息相关的两个分子。DAMP是组织或细胞受到损伤和低氧等因素刺激后释放到细胞间或血液循环中的一类物质;PAMP则是病原体上的分子结构。两者均被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引起免疫应答。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DAMP和PAMP与慢性炎症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就PAMP和DAMP分子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辛颖 胡月 +2 位作者 唐琪 布文奂 孙宏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9,共4页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是一类存在于病原体及其产物中的结构保守的分子。它能被相关受体识别,并通过信号级联反应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近年来,PAMPs在牙周炎起始及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关注。PAMPs在牙周被识别后,进而诱导组织表达...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是一类存在于病原体及其产物中的结构保守的分子。它能被相关受体识别,并通过信号级联反应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近年来,PAMPs在牙周炎起始及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关注。PAMPs在牙周被识别后,进而诱导组织表达炎症因子对牙周软组织及骨组织进行破坏,引发牙周炎。阻断PAMPs致病途径可能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牙周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非寄主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红霖 王义琴 +1 位作者 储成才 李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7-982,共6页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最普遍的抗病形式,由于它具有广谱持久的特性,因此在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植物非寄主抗性分子机制仍不十分了解。文章对目前研究的非...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最普遍的抗病形式,由于它具有广谱持久的特性,因此在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对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植物非寄主抗性分子机制仍不十分了解。文章对目前研究的非寄主抗性产生分子机理、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系统、PEN1编码的SNARE蛋白参与非寄主抗性、非寄主抗性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主抗性 识别 病原物相关的分子模式 信号传导 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 突触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高峰 刘芳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6-850,共5页
免疫因素在真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宿主自身的免疫功能和对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由于免疫系统在真菌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真菌感染的免疫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对该领域的认识尚不深入,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文中就真菌感染的... 免疫因素在真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宿主自身的免疫功能和对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由于免疫系统在真菌感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真菌感染的免疫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对该领域的认识尚不深入,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文中就真菌感染的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肽聚糖识别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康康 吕志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9-978,共10页
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中,识别非己是天生免疫反应中的第一步。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必需成分,属于进化上保守的微生物表面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可以被模式识别蛋白(pattern recognition pro... 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中,识别非己是天生免疫反应中的第一步。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必需成分,属于进化上保守的微生物表面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可以被模式识别蛋白(pattern recognition proteins,PRRs)如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识别。在昆虫的天生免疫系统中,有些PGRPs能够利用细菌独有的肽聚糖识别入侵细菌,并将细菌入侵信号传递给下游的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合成途径,启动抗菌肽基因的转录及合成;PGRPs对肽聚糖的识别也会启动酚氧化酶原途径的激活,引起黑化反应。有些具有酰胺酶活性的PGRPs可以促进吞噬作用;有些可以抑制抗菌肽合成以减弱过度免疫反应带来的损伤。还有一些PGRPs作为效应因子直接作用于细菌将细菌杀死。本文主要从昆虫PGRPs作为识别受体(recognition receptor)、调节子(regulator)和效应因子(effector)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PGRPs研究中仍不清楚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天生免疫 肽聚糖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肽聚糖识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金星 赵小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自己”与“非己”识别 .对入侵物的识别是免疫防御的起始 ,最终引发效应物反应系统 ,包括吞噬作用、包被作用、激活蛋白酶级联反应和黑化作用以及诱导抗菌肽的合成等 ,从而清除或消灭入侵物 .研究证明 ,这种“非...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自己”与“非己”识别 .对入侵物的识别是免疫防御的起始 ,最终引发效应物反应系统 ,包括吞噬作用、包被作用、激活蛋白酶级联反应和黑化作用以及诱导抗菌肽的合成等 ,从而清除或消灭入侵物 .研究证明 ,这种“非己”识别是因为存在某些特异性的、可溶的或与细胞膜结合的模式识别受体 ,可以识别或结合微生物表面保守的、而在宿主中又不存在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对病原相关分子的识别启动先天免疫防御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 ,已经在无脊椎动物中确定了多种模式识别受体 ,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含硫酯键蛋白、革兰氏阴性菌结合蛋白、清除受体、C型凝集素、硫依赖型凝集素、Toll样受体和血素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无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林蛙发育早期TLR2的表达及免疫应答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泽 赫天一 陆宇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0-235,共6页
旨在研究东北林蛙发育早期TLR2的表达特征及其针对不同PAMPs的免疫应答特征。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对11期至42期东北林蛙TLR2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29期蝌蚪0.5μg/m L的LTA,LPS,Zymo A,Poly I∶C急性腹腔注射,RT-PCR检测24 h内TLR2 m RN... 旨在研究东北林蛙发育早期TLR2的表达特征及其针对不同PAMPs的免疫应答特征。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对11期至42期东北林蛙TLR2进行定位和定量检测;29期蝌蚪0.5μg/m L的LTA,LPS,Zymo A,Poly I∶C急性腹腔注射,RT-PCR检测24 h内TLR2 m RNA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TLR2在东北林蛙发育早期的组织中分布广泛,11期TLR2 m RNA相对表达量0.187±0.021,25期升至0.373±0.031后,42期降至0.170±0.020。24 h内未检测到LPS组和Zymo A组TLR2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变化(P>0.05),LTA组在4 h与12 h出现两次极显著性升高(P<0.01);Poly I∶C组于8 h至峰值(P<0.01)。东北林蛙发育早期TLR2的时空表达特征与其发育阶段的生境变化相适应,29期东北林蛙的TLR2对4种PAMPs识别和应答兼具了鱼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体现了免疫系统在进化上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TOLL样受体2 免疫应答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杰 刘立思 游学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90-993,共4页
Toll样受体(TLR)是I型跨膜受体,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被认为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受体。许多研究表明,TLR可能通过多个环节调节过敏反应的进程。作者对TLR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变应性鼻炎 树突细胞 肥大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9介导的免疫激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同戈 孙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187,共5页
在细菌和DNA病毒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着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核苷酸为核心的CpG基序。作为一种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含有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 在细菌和DNA病毒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着以非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核苷酸为核心的CpG基序。作为一种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含有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能激活包括B淋巴细胞和类浆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并诱导产生以Th1型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CpG OD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受体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中的Toll样受体9(TLR9)。TLR9所介导的免疫激活作用在某些传染病的预防、新型疫苗佐剂的开发及过敏性疾病和癌症的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基序 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固有免疫的进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晔 朱立平 何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固有免疫是在进化中形成的免疫机制,在对抗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固有免疫的策略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Toll样受体是近年来在多种生物体内发现的一类介导固有免疫的细胞膜受体家族,它通过活化一系列... 固有免疫是在进化中形成的免疫机制,在对抗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固有免疫的策略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Toll样受体是近年来在多种生物体内发现的一类介导固有免疫的细胞膜受体家族,它通过活化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在进化中表现高度的保守性,但其功能却随着动物进化中免疫机能的复杂化而多样化。对Toll样受体研究的深入可以加深我们对固有免疫的发生与进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TOLL样受体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及其在牙周病防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双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模式识别受体(PRR)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应器,可识别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及时向下游通路转导信号,引发先天性免疫反应。PAMP包括脂多糖(LPS)、脂磷壁酸、肽聚糖和甘露糖等。不同的PAMP可被不同的Toll样受体(TLR)... 模式识别受体(PRR)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应器,可识别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及时向下游通路转导信号,引发先天性免疫反应。PAMP包括脂多糖(LPS)、脂磷壁酸、肽聚糖和甘露糖等。不同的PAMP可被不同的Toll样受体(TLR)识别或组合识别,然后通过一系列蛋白质级联反应激活细胞因子,从而有效地活化天然免疫系统。PAMP作用于TLR后,可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诱导一氧化氮依赖性杀菌活性和呼吸爆发;介导由细菌脂蛋白引起的人单核细胞系和表达TLR2的上皮细胞系程序性细胞死亡;LPS通过作用于TLR4促进树突细胞成熟,诱导TLR2的合成与表达,进而分泌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对TLR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慢性牙周病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故本文就牙龈上皮表面的PRR和牙周致病菌表面的PAMP及其在牙周病中的防御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T7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与免疫相关基因的淘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宁 杜欣军 +1 位作者 赵小凡 王金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108,共7页
利用淘选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方法,获取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免疫相关基因.首先用中国明对虾的血细胞mRNA构建了其T7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滴度达到1.1×1011pfu/cm3,然后用不同的配体(脂多糖/几丁质/不同的细菌)进行... 利用淘选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方法,获取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免疫相关基因.首先用中国明对虾的血细胞mRNA构建了其T7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滴度达到1.1×1011pfu/cm3,然后用不同的配体(脂多糖/几丁质/不同的细菌)进行文库淘选.淘选3轮后随机挑取数个噬菌斑,用T7 select 10-3b载体引物扩增插入片段,将不同长度的片段克隆入pMD 18-T载体后进行测序.把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搜索比对,同时在ExPASy进行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的预测.经不同配体淘选,获得了16个基因片段,其中围食膜蛋白、蛋白质精氨酸N端转甲基酶、血小板反应素、RNA结合蛋白、核自身免疫精蛋白等基因,首次在中国明对虾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噬菌体展示 先天免疫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中国明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PTI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俊 吕东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5-1592,共8页
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对于病原菌的抗性依赖于植物的天然免疫(plant innate immunity)系统。因此,对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将为农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包含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即PTI(PAM... 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对于病原菌的抗性依赖于植物的天然免疫(plant innate immunity)系统。因此,对于植物天然免疫的研究将为农作物抗病育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植物天然免疫系统包含彼此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即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近年来,国内外对于PTI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PTI是由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所诱发的植物免疫反应。PAMP被位于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将免疫信号通过胞质类受体激酶BIK1(Botrytis-induced kinase 1)、MAPK级联、CDPK(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等向下游传递,诱导活性氧的爆发、气孔的关闭、免疫基因的表达等,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免疫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会在多个层次上被精细调控,以保证合适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本文从植物免疫受体FLS2及其他免疫受体的发现、免疫信号转导组分的发现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参与天然免疫的转录因子、植物免疫反应的负调控及植物天然免疫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植物PTI天然免疫的分子机理和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我们认为农作物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和作物与致病真菌互作系统的研究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天然免疫的重要理论与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必将使作物抗病育种迎来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天然免疫 植物抗病 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PAMP) 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激发的免疫(P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化在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植物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苏炜 李魏 +2 位作者 董铮 李利华 戴良英 《作物研究》 2017年第4期459-462,共4页
泛素化广泛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如生长发育、先天免疫反应等。综述了泛素化在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发的植物先天免疫反应(PTI)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泛素化在细菌鞭毛蛋白和真菌几丁质等PAMP引起的PTI反应中的作用... 泛素化广泛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如生长发育、先天免疫反应等。综述了泛素化在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激发的植物先天免疫反应(PTI)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泛素化在细菌鞭毛蛋白和真菌几丁质等PAMP引起的PTI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此外,还综述了病原微生物分泌的部分效应因子泛素化靶标或者通过抑制植物靶标泛素化以抑制PTI反应并达到侵染的目的,以为解析植物体内抗性调节机制和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泛素化 病原物 相关分子模式 先天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佳 潘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1,共6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通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识别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在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并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质量。文中就近年来TLRs...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通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识别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在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并调控免疫应答的强度和质量。文中就近年来TLRs在DCs的表达和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抗体生成 免疫 天然 免疫耐受 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环境与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程豪 刘永琦 +1 位作者 骆亚莉 伍志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7-600,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可参与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但损伤修复局部通常有炎症存在,并诱导细胞自噬发生;而自噬作为一种细胞的自我调节机制,不仅能够对炎性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理过程进行调节,还能通过细胞对炎性环境进行反向调节。该文... 间充质干细胞可参与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但损伤修复局部通常有炎症存在,并诱导细胞自噬发生;而自噬作为一种细胞的自我调节机制,不仅能够对炎性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理过程进行调节,还能通过细胞对炎性环境进行反向调节。该文针对炎性环境与间充质干细胞自噬的相互作用间的反馈调节关系进行综述,为对炎性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环境 炎性因子 自噬 间充质干细胞 反馈调节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