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 被引量:7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在我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民法学界对民法典的体系及有关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些问题争论很激烈。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关于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行为的立法设计问题,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建立新的请求权体系和新的民事责任体系。
作者 魏振瀛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410,共26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1

  • 1《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梁慧星的序言.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编写,法律出版社于2003年5月出版.
  • 2魏振瀛.论民法典中的民事责任体系:我国民法典应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J].中外法学,2001,13(3):353-362. 被引量:53
  • 3郑玉波.《民法总则》,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页49.页49-50.
  • 4王泽鉴.《民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263页.
  • 5申卫星.《期待权基本问题研究-以所有权保留买卖为背景》,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3年5月提交,页3.
  • 6迪特尔·梅迪库斯 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第7页,第24页,第58页,第61页,第69页,第286页.
  • 7王伯琦.《民法债篇总论》,台湾正中书局1962年版,第5页.页162.
  • 8施启扬.《民法总则》,台湾大地印刷厂1993年版,页28.
  • 9李宜琛.《民法总则》[M].台湾正中书局,1952年版.页51.
  • 10史尚宽.《民法总论》[M].,1980年自版.第42页.

二级参考文献68

  • 1魏振瀛.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兼论民法典体系之革新[J].中国法学,1998(1):17-29. 被引量:99
  • 2史尚宽.《债法总论》[M].台湾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第141页.
  • 3优士丁尼 徐国栋译.《法学阶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 4康德 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12页.
  • 5周枬.《罗马法原论》(下册)[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64页.
  • 6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51页.
  • 7徐国栋主编.《中国民法典编纂思路论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8R.David, C. Jauffret- Spinosi, I grandi sistemi giuridici contemporanei, decina edizione, tra. it sotto la direzione di R. Sacco, Padova, 1994, p.41 ss.
  • 9P. D. V. Marsh, Comparative contract law: England, French & Germany, Cower, 1994, p.6.
  • 10Cfr., A.W.B. Simpson, A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of contract, Oxford, 1975, p.3 ss.

共引文献1327

同被引文献1092

引证文献78

二级引证文献7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