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纤溶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其在脑梗死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脑梗死几乎都有全身性动脉硬化,有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纤溶系统的活化,75%~80%脑梗死的发生都与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
何蕴
马丽丽
邢秀萍
机构地区
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血栓与止血学》
2003年第3期129-13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急性期
纤维蛋白原
纤溶指标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血浆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6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33
同被引文献
176
1
沈仙娣,方晶,严为宏.
脑梗死急性期血栓调节蛋白、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变化与内皮细胞损伤[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788-3789.
被引量:4
2
窦红菊,胡钧培,邹丽芳,陈凯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体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4,10(3):115-116.
被引量:12
3
熊立凡,倪培华,吴洁敏,胡翊群,应雅韵,康文英,王学锋,王鸿利.
中国人动脉血栓性疾病与活化蛋白C裂解FV和FVIII基因位点突变的相关性研究[J]
.微循环学杂志,2004,14(4):49-51.
被引量:1
4
曹红,赵耿毅,孙长凯,汪秋艳,刘新胜,许晶,陶定波,黄爱莉.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塞病情的关系[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10.
被引量:6
5
殷聪国,牛国忠,金石.
脑再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研究[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4):4-5.
被引量:6
6
宗俊学,芦琳,芦璐.
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在进展型脑梗死中的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5,11(4):157-158.
被引量:2
7
周红,施咏梅,刘韶华.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小板参数的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5):334-336.
被引量:9
8
李浩,毕桂南,罗传铭,曹立梅.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选择素的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10):454-458.
被引量:8
9
赵怡雯,王海燕,姚桂玲.
心脑血管疾病194例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分析[J]
.武警医学,2005,16(10):759-760.
被引量:4
10
马会利,葛均波,王颖,黄薇,孙爱军,牛玉宏,方业明,马永莉,冯军,赵洁,王克强.
纤维蛋白原及其相关基因β148和β854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3):351-35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8
1
卡米拉,朱琳,许莲芬,赵素元.
凝血纤溶检查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05,16(2):121-122.
2
司力,卢敏,杨白侠,尹长林,周农.
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
.血栓与止血学,2005,11(6):260-262.
被引量:23
3
王蕊,徐从高,温丙昭.
凝血因子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J]
.血栓与止血学,2006,12(1):34-36.
被引量:2
4
戴隽.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9):1153-1154.
被引量:2
5
戴隽,陆燕,宋敏.
C-反应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
.中国综合临床,2009,25(1):46-47.
被引量:7
6
辛颖.
急性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4):15-16.
被引量:13
7
万浩鹏,许惠利,王一琳,陈磐华,金叶.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动态变化(附600例分析)[J]
.血栓与止血学,2009,15(2):63-64.
被引量:13
8
戴隽,汤明荣,陆燕,范正君.
血中CRP、MPV、PT、Fg和PAgT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9):883-884.
被引量:3
9
朱琳,卡米拉.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与肝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
.血栓与止血学,2010,16(2):90-91.
被引量:10
10
袁媛.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对急性脑梗死临床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166-16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33
1
张庭强,黄凯丽,李多.
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联合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3,22(12):858-862.
被引量:1
2
何春梅,曹禺露,何磊.
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分析[J]
.心理月刊,2020,0(8):204-204.
被引量:2
3
蔡辉,杨程,王志红.
急性脑梗死发病与血浆Cys-C水平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9,0(5):300-303.
4
解新荣,宁红霞,曹莹,勇彤,胡晓霞,王易娟,郝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3):226-227.
被引量:15
5
魏国平.
凝血功能及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131-2132.
被引量:5
6
钮心怡,周盛杰,陈泽英.
肝癌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分析[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1(2):108-110.
被引量:5
7
司力,黄世福,李涛,管世鹤.
牛膝总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56-358.
被引量:12
8
戴隽.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9):1153-1154.
被引量:2
9
吴国学,张振凌.
酒制牛膝饮片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J]
.河南中医,2009,29(8):753-755.
被引量:4
10
陈科奇.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3):95-96.
被引量:2
1
潘晓鸣.
联合应用阿替普酶和醒脑静为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226-227.
被引量:6
2
王梅平,朱迎建.
测定凝血、纤溶等指标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5):70-72.
被引量:3
3
刘淑贤,刘妍,丁旭,朱海燕,崔健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FDP、D-D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7):872-873.
被引量:2
4
曹文操,崔天盆.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指标水平变化[J]
.微循环学杂志,2014,24(1):21-22.
被引量:4
5
肖伟忠,姚琳,孙圣刚.
脑梗死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检测[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575-576.
被引量:1
6
何蕴,裘丽红,张宝华,毛克江,任利民,于荣焕,邢秀萍.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后凝血系统和纤溶状态分子标志物动态观察[J]
.临床荟萃,2000,15(18):822-823.
被引量:1
7
黄尉国,张颖琪,李耀辉,程寅琳,支立民,朱立红,邵慧珍,王鸿利.
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患者纤溶指标的变化[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2):105-106.
被引量:9
8
赵文洲,罗韵文,余绍祖,黄本友.
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及脑脊液纤溶指标的观察[J]
.中国康复,2003,18(3):147-148.
9
姜晓.
血浆D-二聚体、FDP及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联合检测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34-35.
被引量:2
10
李霞,温慧,王琪,王瑞萍,许春江.
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40-140.
被引量:1
血栓与止血学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