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高度流动的新型劳动主体—数字游民的涌现,也推动了数字游民社区的生成与发展。本文以大理数字游民社区为案例,探究数字游民社区在个体关系、社区组织与制度互动层面的“距离化”特征,提出“社区距离化”概念来理解数字游民空间实践。大理数字游民社区的距离化表现为三方面:社区内部的关系疏离、社区形态的形式接入以及社区与地方关系的抽离。由此,社区演进为趣缘连接与记忆性网络维系的弱组织型流动社区。这有助于重新理解数字游民社区的形态功能,可将其视为非制度化、轻嵌入的协商空间,以及连接流动社会与地方的实验平台。
作者
牛天
王从健
Niu Tian;Wang Congjian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63,14,共9页
China Youth Study
作者简介
牛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从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