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信息产品属性及制度调适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学界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具有“作品”属性的争议持续不断。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自然人“创作”作品存在本质性差别。没有像自然人那样实质性的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应该被视为作品。然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既符合信息的特征:非物质性、独立性、可复制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也符合财产的特征即实用性、价值性和特定性,与民法上虚拟财产的属性相契合,可以界定为信息产品。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定性为信息产品既可化解权利归属难题,又能构建适配大数据时代的保护框架。在把握好贡献度量化和保留公共领域两个维度的情况下,构建以利益分配为核心、以持有权为基础,同时有别于著作权的新型权利体系,将是调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法律关系的可选路径。
作者 王亦舟
机构地区 西南科技大学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West China Broadcasting TV
作者简介 王亦舟(2005-),四川绵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81

共引文献17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