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学课后服务课程是“双减”政策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以贵州省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小学为例,探讨了课后服务课程与水族非遗传承融合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并围绕课程内容开发、师资队伍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协同育人、教学目标设计与评估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为其他地区推动非遗进校园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陆秀军,贵州省黔南州三都自治县三洞小学教师;潘远选,贵州省黔南州三都自治县三洞小学教师;潘泽慧,贵州省黔南州三都自治县三洞小学教师;王涛,贵州省黔南州三都自治县三洞小学教师;韦幸子,贵州省黔南州三都自治县三洞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