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贵州三洞水语的ni^(42)(女性,雌性)、■ai^(33)(男性)、tak^(43)(雄性)、hai^(33)(雄性)原来的主要功能是表示人、动物的性别标记,后来其语义开始泛化,性别属性逐渐减弱,语法化为四种功能的词:一是作量词和类别词;二是作派生词缀;三是作名物化标记;四是作将行体标记。跨语言比较发现,性别标记的语法化在毛南语、仡佬语、壮语等语言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出处
《南开语言学刊》
202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Nankai Linguistic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加标理论的句法孤岛现象研究”项目(18BYY006)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贵州佯僙语深度调查与研究”(23GZQN05)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