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往中西方治理理论,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此起彼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国家在场社会嵌入的多元治理共同体建设,强调国家与社会治理路线的协同。边疆民族地区实践考察表明,当前的治理模式是一种“国家—社会”的治理结构,在实现治理有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行政逻辑与基层社会治理传统、社会嵌入主体话语静默等多种治理难点。因此,边疆民族地区要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为主线,以“共治共享”为遵循,不断优化构建边疆民族地区村落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国家在场下的社会治理嵌合。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22VRC05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委托项目“多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TBWT202203)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特色村寨文旅发展研究”(ZX2023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字荣耀(1994-),男(彝族),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社会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