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衡阳市双季稻“早专晚优”示范推广成效及配套技术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研究团队前期筛选了一批适合作为湖南米粉的专用早稻品种,以及一批适合作为南方口粮的优质晚稻品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整套提升南方双季稻生产效益的“早专晚优”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高产栽培技术。“早专晚优”即早季种植米粉稻专用品种、晚季种植优质品种,既解决了早稻因口感差导致的滞销问题,又提升了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保证了双季稻种植面积,同时优质晚稻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需求。2023年在衡山县划分了200亩核心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县超过4万亩,配套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专家测产,百亩示范片机插平均周年产量达1 181 kg/亩,早晚季较手插分别高15.20%和21.21%,且机插单位面积穗数早晚季较手插分别高20.27%和21.46%,增产效果明显。
出处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0期10-12,共3页
基金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72) 衡阳市基础研究项目(202250045246)。
作者简介 毛瑞清(1969-),男,湖南益阳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通信作者:周琪(1982-),男,湖南衡山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263

共引文献29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