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集团学校”“巨型学校”“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为典型表征的中小学校“大规模化”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在经济社会深度转型和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伴随学龄人口的向城性流动,“大规模化”主要以三种方式演进,呈明显的城镇化、组织化推进特点。其在发挥历史作用的同时所伴生的突出问题,影响区域教育和文化生态,制约学校内涵建设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倾斜下重点示范学校建设的带动、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的偏差、地方政府落实教育优质均衡的施政选择等主要因素,助推了学校“大规模化”的持续发生。未来,其治理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优质、均衡、特色和多元发展,通过观念转变、标准完善、科学布局等举措,促进中小学校回归到以适度规模为原则的内涵建设上。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7,共8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作者简介
杨小敏,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875);通讯作者: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杨大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79);金志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北京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