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才共育、四方共赢的产业学院实践与探索——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麒盛产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嘉兴市秀洲区的帮助下,与麒盛科技开展了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定岗实习、校企联办或开展项目合作,特别是成立“麒盛智造班”,建立了“麒盛科技产业学院”,取得了一定性的阶段成果,该成果对于开展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作者
饶建波
机构地区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科技视界》
2021年第13期128-129,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关键词
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
分类号
G717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
饶建波(1978.09—),男,汉族,湖北仙桃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校企合作、化工涂料、学生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高宏.
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思考[J]
.纳税,2017,11(30):188-188.
被引量:3
2
魏振旭.
浅谈职业院校企业文化育人的新途径[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1):357-358.
被引量:2
3
张洪冲,何进.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1):129-13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陈秀香.
立足学生就业实际 加强职业院校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J]
.中国成人教育,2009(4):85-86.
被引量:8
2
张立新.
试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机制建设[J]
.教育与职业,2009(18):38-39.
被引量:18
3
张琦,秦燕华.
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的途径[J]
.中国电力教育,2009(6):221-222.
被引量:11
4
吴再生,张洪冲.
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对人才培养作用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30-132.
被引量:3
5
李世清.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现实意义及其实践[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5,0(4):72-73.
被引量:8
6
胡宪.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有效途径[J]
.科学与财富,2015,0(4):282-282.
被引量:1
7
张宝元.
冲突与耦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
.职教论坛,2016,32(20):42-44.
被引量:10
8
张薇.
定岗双元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132-13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
1
陈韵仪,崔倬晖,魏鹏.
“企业文化进校园”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
.中外企业文化,2021(6):73-74.
2
张翠苹,潘瑞艳.
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匹配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2):226-227.
3
陈金霞.
校企合作背景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机制研究[J]
.智库时代,2018(48):35-36.
被引量:4
4
郭凤平.
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融入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J]
.明日风尚,2017,0(18):215-215.
同被引文献
39
1
周红利,吴升刚.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演化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8):65-69.
被引量:52
2
覃晓航.
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试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88(2):39-45.
被引量:19
3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被引量:444
4
徐秋儿.
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0):72-73.
被引量:104
5
邵庆祥.
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理论及实践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4):44-47.
被引量:73
6
洪明.
英国终身学习的新变革──“产业大学”的理念与实践[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4):18-22.
被引量:42
7
张艳芳,雷世平.
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内涵、地位及属性[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34):50-55.
被引量:36
8
易雪玲,邓志高.
探索“专业镇产业学院”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5):59-61.
被引量:32
9
李宝银,汤凤莲,郑细鸣.
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与运行模式[J]
.教育评论,2015(11):3-6.
被引量:121
10
何艳玲,李妮.
为创新而竞争:一种新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0(1):87-96.
被引量:240
引证文献
2
1
陈伟,易芬云.
产业学院治理的实践逻辑反思[J]
.江苏教育,2021(89):6-15.
被引量:9
2
陈伟,郑文.
产业学院的共生—演化逻辑[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4):101-10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宁启扬,何健标.
“三教”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产业学院多元协同的关系澄明、发展取向与优化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3):28-34.
被引量:4
2
邢晖,曹润平,戴启培.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现状调研与思考建议[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9):20-29.
被引量:54
3
周欢欢,卢晓春.
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现状与建设方向——以广东省114个参与遴选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为例[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21(6):37-44.
被引量:6
4
陈伟.
省域高等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以广东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23,43(1):41-50.
被引量:2
5
任陈伟,胡辉敏.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协同治理探析[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8(1):5-8.
6
惠佳雪.
陕西省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J]
.商业经济,2023(9):191-193.
被引量:1
7
陈维华.
行动者网络下产业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机制与路径[J]
.职教论坛,2023,39(9):76-81.
被引量:2
8
宁启扬.
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跨界协同的困境、机理与路径[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5):53-60.
被引量:2
9
李勤.
汽车“新四化”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J]
.汽车知识,2024,24(11):174-176.
10
刘燕,吴玉剑.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双导师:角色生成、培育困境与纾解路径[J]
.职教通讯,2024(11):80-88.
1
鲍依蓓,谢恩普.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顶岗实习培养模式[J]
.物流技术,2021,40(2):151-155.
被引量:1
2
陈欣,周飞.
新时代背景下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1-4.
被引量:2
3
朱以东.
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
.科学咨询,2021(2):78-78.
被引量:1
4
字立先,王维,徐东方.
工程测量现代学徒制企业满意度调查——以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4):269-270.
5
刘建军.
应用型大学对流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5):158-159.
6
中国移动与讯琥科技开展“边缘计算+区块链”应用联合测试[J]
.自动化博览,2021,38(2):6-6.
7
闵江涛,张宏,杨川.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水利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改革与应对策略--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新西部,2021(5):110-112.
8
无.
兴业科技2020秋冬暨2021春夏产品推介会在丹阳举办[J]
.北京皮革(中外皮革信息版)(中),2020(8):40-41.
9
刘冬冬,顾秀林,李碧函.
从一流到卓越:“后2020时代”的一流大学建设展望——基于C9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文本的内容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21(5):27-32.
被引量:4
10
黄佳,周永茂.
基于创新创业理念下的母婴护理人才培养探析[J]
.科技资讯,2021,19(9):225-227.
科技视界
2021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