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域外企业缓起诉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Deferred Prosecution for the Corpor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企业缓起诉制度可以有效克服刑事追诉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促进公司合规建设,因而在国外被广泛适用。美国的系列政策性文件和典型个案逐步理性化,呈现出理性与非理性共存的制度现状。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立法更加明确、强调权力制衡,但企业的全球影响力使得缓起诉协议审查有形式化风险。未来的制度引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基于实体法上企业犯罪责任归属模式以及法律文化的差异,缓起诉制度的引入应有限度;企业缓起诉制度应由检察院主导,但检察权应受到法院审查的制约,公安机关以及被害人也应当被赋予参与缓起诉协议协商的权利以及对协议内容或缓起诉决定不服时的救济权;检察官决定是否暂缓起诉时,不能过分重视合作以及公共利益要素,而应当以犯罪行为为基准,综合考量是否必须起诉,同时,缓起诉的适用范围可以从刑罚量与犯罪类别两个维度加以限缩;缓起诉的协议条款应当围绕财产处罚或补偿以及与公司未来行为有关的系列防控措施展开;现有制度体系中的酌定、法定、存疑、特殊不起诉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附加检察建议的方式可以被合理运用,以实现企业缓起诉制度的部分功能。
作者 李本灿 Li Bencan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108,共20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性合规风险背景下刑事合规制度建构的方法及其边界研究”(项目编号:19CFX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本灿,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刑事合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173

共引文献990

同被引文献488

引证文献46

二级引证文献5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