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禽之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以孟子、朱子和船山为中心 被引量:3

Distinguishing the Human from the Animal,from Mencius,Zhu Xi and Wang Fuzhi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禽之辨体现出人对自身存在之优越的肯定。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借助这一意识,将人类生活中一些方面的属性特征强调出来,赋予其价值性。孟子结合人禽问题与人性观念,发明了人的独特性;通过“孺子将入于井”的道德情境,将人的独特性锁定为道德性,从而开启了儒家以人禽之辨论性善的滥觞。儒家关于人的独特性与道德性的讨论存在两个径路,一是从价值的内在根据,二是从价值的发生场。朱子是第一种径路的代表,将价值根据安置在作为普遍秩序法则的天理之上,这是对孟子以“人之独”为人性的消解。船山则主张第二种径路,强调价值的发生场,认为人禽之本质区别在于人能选择。
作者 杨柳岸 YANG Liu an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3,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26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