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命价”习惯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3

Case analysis of the Customs of “Price for Lif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老百姓希望通过赔命价习惯的方式解决刑事纠纷。究其原因,与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亲属关系、财富的占有量、以及复仇的观念等相关。在现代,则与国家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关系密切。赔命价习惯作为民间的规范有可借鉴的司法价值,但在与国家法的互动中,随着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赔命价习惯终将被国家法取代。
作者 格桑次仁 Kalsang Tsering
出处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0-139,共10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作者简介 格桑次仁,西藏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讲师,西藏珠穆朗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法理学、社科法学,司法制度。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70

  • 1苏力.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J].中外法学,1993,5(6):14-20. 被引量:65
  • 2邓晓霞.试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之价值[J].法商研究,2002,19(4):130-134. 被引量:24
  • 3丹尼尔·W·凡奈思 ,王莉 ,温景雄 .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4):130-136. 被引量:134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
  •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3日颁布,2000年12月19日施行.
  • 6[日]田宫裕.《刑事程序的简易化》,载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版,第410页.
  • 7左伟民等.《简易刑事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247页.
  • 8[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7页.
  • 9卫宏战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对量刑的影响》,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9月1日.
  • 10李国民.《杜绝"法律自条","赔钱从轻"不是办法》,载《检察日报》2007年2月1日.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