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育互育”: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让"五育"落地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产生更高的整体效益,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应以"五育互育"促进"五育并举",由此提高五育的整体育人功能,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
崔学鸿
机构地区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五育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体系
中小学教育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更高水平
德智体美劳
全面培养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93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参考文献
1
1
肖宁,孙伟.
试论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及地位[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6(5).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8
1
曲霞,刘红梅.
用劳动教育为立德树人增添新动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J]
.北京教育(德育),2019(4):30-32.
被引量:6
2
刘向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被引量:220
3
谭武,吴天琪.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3):47-53.
被引量:7
4
张帅,綦晓卿.
高职院校图书馆劳动育人模式实践研究——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全方位劳动育人模式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20(6):163-165.
被引量:4
5
孙伟峰,李鹤飞,王胜本.
新时代育人目标中“劳”的历史演进与时代价值[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78-83.
被引量:3
6
李冰,史妍.
三峡库区民间美术在高校美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
.艺术评鉴,2021(2):124-126.
7
王瑞.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61-66.
被引量:7
8
靳娟娟,汪国文.
网络环境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策略探究[J]
.甘肃教育,2021(4):110-111.
9
刘美娥,陈爱兰,聂德强.
劳动教育研学旅行课程困境及实践探索[J]
.地理教学,2022(13):9-13.
被引量:4
10
赵爽,吴宵宵,余华.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的内涵辨析与实现路径[J]
.教育观察,2022,11(20):88-9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93
1
李敏.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模式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0):43-45.
被引量:24
2
陈颖.
以美育德 以德为美[J]
.中国教育学刊,2021(S01):183-185.
被引量:6
3
李政涛.
“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J]
.云南教育(视界),2020,0(2):1-1.
被引量:11
4
陈方舟,卢晓东.
倾向、知识与能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关系再探[J]
.教育学术月刊,2021(3):3-11.
被引量:12
5
刘铁芳,罗明.
人的全面发展之社会性及其培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20(8):1-6.
被引量:23
6
相雅芳.
“劳动美”何以可能——兼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9):67-73.
被引量:9
7
谢晓娟,李文俊.
全面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四重维度[J]
.现代教育管理,2021(3):44-50.
被引量:33
8
陆云泉.
“生态·智慧”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101种可能[J]
.教育家,2021(21):6-9.
被引量:2
9
潘松.
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核心问题与有效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20,0(4):23-26.
被引量:19
10
姚伟国,马婷婷,刘懿.
生涯体验促五育 五育并举助发展——上海市民立中学生涯教育活动介绍[J]
.成才与就业,2022(S01):138-1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8
1
刘红梅.
优化分组实验教学发展学生高阶思维[J]
.湖南中学物理,2023(5):70-73.
2
黄正玉,邓书.
真实情境物理问题的"一堂课"功能[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3(3):28-30.
3
任艳丽,戴家芳.
五育融合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8):18-23.
被引量:7
4
何勇军.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两个误区及价值重构[J]
.教学与管理,2021(31):74-76.
被引量:1
5
陶鑫杰,戴家芳,程莹.
劳动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脉络分析——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可视化图谱解读[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6):96-103.
被引量:2
6
田春,彭锦怡.
“五育融合”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样态、特征及实施[J]
.教学与管理,2022(1):6-9.
被引量:9
7
赵鑫,吕寒雪.
“五育融合”引领下教学变革的价值定位、认识逻辑与实践理路[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3):12-20.
被引量:39
8
裴哲.
“五育并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2,17(1):97-103.
被引量:23
9
崔学鸿.
“绿色教育”: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J]
.中小学管理,2022(5):5-9.
被引量:10
10
金志远,袁娇娇.
五育融合语境下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价值审视[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14(4):90-96.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李丹.
“五育并举”视域下独立体育院校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与实践策略[J]
.体育视野,2024(3):146-148.
2
郝海洪.
教劳结合的历史演进、价值意蕴及实践面向[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391-397.
3
付晓冰.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质量课后服务的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5):3-6.
被引量:8
4
李祺.
“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建设与创新实践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3):73-75.
被引量:2
5
孙莉,费东亮,马鸣潇,李明.
“五育融合”背景下寄生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3):194-198.
被引量:4
6
栾文涛.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9):15-17.
被引量:3
7
史兼华,翟福泽,陈华.
中学生物学与美术学科整合实践探索——“与民国师长同画一幅画”[J]
.生物学通报,2022,57(7):28-31.
8
黄金晶,吴阅帆.
HTML5云应用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0):170-172.
被引量:1
9
谢冬红.
统编本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2022,8(6):43-48.
被引量:3
10
郭冰.
职能型组织结构视角下“五育融合”的困境与出路[J]
.中小学校长,2022(8):15-19.
1
吴振添.
激发养成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考试周刊,2020,0(23):91-92.
2
李瑛玲.
“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2):54-54.
被引量:2
3
林丽霞.
学科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讨[J]
.北方音乐,2020,40(3):169-169.
4
欧金昌.
为教师创造安心静心舒心从教环境——中央发文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J]
.广西教育,2020,0(8):16-16.
5
杨春基.
待优生的“CEO”成长之路[J]
.中小学班主任,2020,0(3):26-28.
中小学管理
202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