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术类高等院校第二课堂建设探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更是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第二课堂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类高等院校的学科属性使得在开展第二课堂建设时具有特殊性,通过对美术类高等院校第二课堂的研究,为第二课堂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素材。
作者
王秀燕
机构地区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第8期133-134,共2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美术
高等院校
第二课堂
分类号
J12 [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
王秀燕,硕士,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丁丹,王芝华.
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2):103-105.
被引量:109
2
王晓如,贠大强.
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1):85-88.
被引量:67
3
孙丽华.
试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设计与经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186-188.
被引量:32
4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6):41-42.
被引量:10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洪波,杨岳.
拓展创新素质培养的空间——学生第二课堂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S1):25-28.
被引量:48
2
侯亚辉,苏兴仁.
关于在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思考[J]
.经济师,2005(9):94-95.
被引量:6
3
吴学兵.
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析[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57-59.
被引量:7
4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5
薛晓华.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陆爱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刘云彬.学校生括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
周大伟.美国大学里没有班干部[N].法制日报,2011-10-23.
9
丁丹,王芝华.
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2):103-105.
被引量:109
10
刘占文.
坚持“八个互动”,提高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5):38-3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85
1
李媛,阚萍.
主体间性视角下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模式探析——以小导师行动计划项目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3):75-77.
2
宋雪琴.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第二课堂实践研究[J]
.新智慧,2020(15):42-42.
被引量:1
3
张晓飞.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育人机理研究[J]
.就业与保障,2022(3):28-30.
4
刘海,严明,赵伟,孙晓旭.
基于第二课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析与思考[J]
.就业与保障,2020,0(5):80-81.
被引量:8
5
姜秀麟.
“第二课堂”建设的现实困境——以秘书学专业为例[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144-146.
6
苏宇.
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视角,法科类院校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0(2).
被引量:2
7
余石金,韦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发展[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11):67-69.
被引量:3
8
朱志超,贾蓓蓓,冯大伟.
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4):146-147.
被引量:2
9
罗香怡,刘国庆,车立新.
整合第二课堂提升就业竞争力[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5):81-84.
被引量:5
10
高师.
浅析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J]
.科技创业家,201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
1
贠大强,王晓如.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关系研究——以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1):119-121.
被引量:6
2
程萍.
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18(3):39-42.
被引量:3
3
詹伊梨.
浅议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框架的构建[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0(8):95-96.
被引量:7
4
孙佑海.
精心营造“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学术兴趣[J]
.人民法治,2018(8X):59-60.
被引量:1
5
江晓铃.
科学整合“三大课堂”,探索全方位育人模式[J]
.中国校外教育,2009(S5):12-12.
被引量:4
6
史册,张海.
中美高等教育学习生态系统比较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9(3):32-3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龙滔滔,钱韵,张超.
基于BYOD的终身教育体制第二课堂建设方案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9):190-191.
2
张晓平.
试论高等院校“三大课堂”的融合——以“汉字书法训练”课程教学为例[J]
.韶关学院学报,2019,40(11):27-30.
1
徐晓炜.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智库时代,2018,0(11):88-88.
2
陈佳.
北方地区小微非遗文化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J]
.文艺争鸣,2018(9):187-190.
被引量:1
3
谭崑,许卫朕.
基于高校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研究[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8,0(8):124-125.
4
詹伊梨.
浅议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框架的构建[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0(8):95-96.
被引量:7
5
王晨蔚.
军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及对策[J]
.新智慧,2017,0(17):72-73.
6
霍学慧,祝丽香,毕建杰,郭风法,韩秀兰.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89-90.
被引量:9
7
彭景荣.
虚拟技术在河南传统美术传承和传播中的应用[J]
.决策探索,2018(18):29-30.
被引量:1
8
韦立华.
精彩从“仿写”开始——浅谈小学高段英语仿写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文理导航,2018,0(21):41-42.
被引量:2
9
杨莲娜,张庆亮.
“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2):85-87.
10
李红章,黄登红.
基于学分替代与转换的职业院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
.科教导刊,2018(25):19-20.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