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月夜菌菌丝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月夜菌菌丝生长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四因素对月夜菌的影响程度为温度>pH>碳源>氮源,各因素呈极显著差异,得出月夜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pH5、糊精、蛋白胨。
作者
陆珠
李玉
张波
王旭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大学
延边农业科学院
出处
《食用菌》
2017年第2期10-13,共4页
Edible Fungi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24
关键词
月夜菌
单因素
正交试验
生物学特性
分类号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作者简介
陆珠,硕士,研究方向为菌类作物栽培与育种。联系电话:13944097904。E-mail:783929277@qq.com 通信作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图力古尔,宋超,李玉.
月夜菌Omphalotus japonicus子实体个体发育[J]
.菌物学报,2010,29(1):132-137.
被引量:7
2
孟国良,李凤玲.
毒菌毒素及其应用价值[J]
.生物学杂志,1997,14(1):28-29.
被引量:15
3
张富丽,宁红,张敏.
毒蕈的毒素及毒蕈的开发利用[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3):283-286.
被引量:27
4
莫明和,李国红,董锦艳,张克勤,刘美华.
日本亮耳菌──一种新的杀线虫真菌[J]
.菌物系统,2000,19(4):529-533.
被引量:8
5
李琳,包海鹰.
月夜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J]
.菌物研究,2012,10(2):119-12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8
1
李静,周立刚,文成敬.
真菌甾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1):165-171.
被引量:20
2
谈希里,刘光琼,伍玲,夏舜琴.
毒菇活性物质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1993,12(4):29-31.
被引量:6
3
蒋细良,谢德龄.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J]
.生物防治通报,1994,10(2):76-81.
被引量:30
4
丁彦怀.
毒蘑菇毒素及其毒性机理[J]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1):62-63.
被引量:11
5
王惠杰.
药用真菌的种类与开发[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7-10.
被引量:4
6
郭嘉铭,上官舟建,陈景潮.
药用真菌的研究与开发概述[J]
.中国食用菌,1994,13(3):8-10.
被引量:52
7
傅伟杰,杨淑荣,李莲子,武红.
吉林省毒蘑菇调查初报[J]
.食用菌,1995,17(4):7-8.
被引量:2
8
陈珊,王志霞.
氮源对毒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1996(5):1-4.
被引量:4
9
陈珊,王志霞.
碳源对毒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1996(5):5-8.
被引量:3
10
李茹光著.吉林省有用有害真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113-508.
共引文献
48
1
王大浩,冯俊涛,陈安良,陈根强,张兴.
高等真菌在植物保护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246-249.
被引量:6
2
吴姗,吴蓉,林晓佳,张晓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松材线虫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保护,2005,31(5):15-19.
3
祁金玉,宋瑞清.
毒蘑菇菌株及毒素粗提液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06,31(3):20-23.
被引量:9
4
柴新义,张彬.
皖东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7):616-617.
5
舒畅,陶文沂,周荼.
致命鹅膏菌毒素对DMBA/巴豆油诱导小鼠皮肤肿瘤的治疗作用[J]
.菌物学报,2007,26(2):284-288.
被引量:4
6
李济贞,廖咏梅,周志权.
大型有毒真菌的资源及其抗虫活性的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26(B06):138-141.
被引量:3
7
邹辉琴,张小平,彭卫红.
三类重要真菌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研究方法概述[J]
.菌物研究,2007,5(2):119-124.
被引量:1
8
柴新义,张彬,汪美英,许雪峰.
安徽琅琊山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2):217-221.
被引量:12
9
王守先,牛宝龙,沈卫锋,翁宏飚,何丽华,蒋平,吾中良,孟智启.
松材线虫RNA聚合酶基因的RNA干扰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7,48(6):690-694.
被引量:6
10
陈晖,李雄,陈瑜,冷彦飞.
毒蕈中毒19例临床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09,10(5):301-303.
同被引文献
16
1
杨彤,王建瑞,彭炜航.
珊瑚状猴头的生物学特性与培养条件研究[J]
.食药用菌,2020,0(1):37-41.
被引量:8
2
郭美英.
杏鲍菇的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J]
.食用菌,1998,20(5):11-12.
被引量:74
3
郭美英.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8,13(3):44-49.
被引量:121
4
颜戊利,王林静.
食用菌矿物质含量测定和营养评价[J]
.食品科技,2010,35(7):81-84.
被引量:34
5
柴美清,原佳敏,韩鹏远.
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2):105-106.
被引量:8
6
谢福泉,黄志龙.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0,19(1):23-24.
被引量:4
7
张化朋,张静,刘阿娟,张鹏,孙润广.
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分析[J]
.营养学报,2013,35(3):307-309.
被引量:86
8
李玉,李巧珍,吴迪,于海龙,唐传红,周峰,李正鹏,杨焱.
不同品种猴头菌子实体粗多糖含量及体外免疫活性比较[J]
.食用菌学报,2014,21(2):54-56.
被引量:14
9
张阳,亢学平,叶强,郑英杰,张玉娇,杨元超,车成来,王霞,林花,金基万,金吉洙.
野生猴头菌种培养基筛选试验[J]
.中国林副特产,2016(5):26-27.
被引量:2
10
黄良水.
猴头菇的历史文化[J]
.食药用菌,2018,26(1):54-5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陆珠,李玉,于延申,王欢,任梓铭,王月.
奶油硫磺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特产研究,2021,43(4):1-4.
被引量:4
2
陆珠,于延申,于春艳.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配方初筛[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9):168-171.
被引量:8
3
陆珠,王月,任梓铭,纪淑娟,王欢,杨阳,于延申.
一株野生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模式研究[J]
.特产研究,2023,45(5):28-3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鲁华仙.
不同氮碳源、pH值对杏鲍菇培养的影响及石榴林下出菇初探[J]
.乡村科技,2022,13(23):80-83.
2
高敬瑶,王成,司政婕.
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签语饼配方研究[J]
.食品工程,2023(1):52-56.
被引量:3
3
陈华,黄彩翔,郭月仙,林怡,王义祥,刘朋虎.
鹿茸菇母种培养基条件优化及其菌丝显微观察[J]
.福建农业科技,2023,54(2):22-27.
被引量:1
4
陆珠,王月,任梓铭,纪淑娟,王欢,杨阳,于延申.
一株野生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模式研究[J]
.特产研究,2023,45(5):28-32.
5
张熙凯,陈兴喆,霍心平,武雪娇,秦中杰,李奕葶.
白灵菇菌糠栽培基质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23,29(11):45-49.
被引量:2
6
黄嘉鸣,刘文琪,段应策,刘成伟,张杰.
一株野生乳孔硫磺菌Laetiporus cremeiporus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4,41(4):434-442.
被引量:2
7
张平平,时东方,曲芸鹤.
硫磺菌多糖的超声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24,49(7):221-230.
被引量:1
8
李敏,赵晓鹏,罗丽琴.
褐灵菇的鉴定及菌丝最适生长条件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24,44(4):56-59.
9
朱文倩,陈腾翔,李慧,胡锦鸿.
脆笋杏鲍菇牛肉酱加工工艺优化[J]
.农产品加工,2024(18):74-77.
被引量:1
10
周婷婷,蒋冉,朱浩然,马桂珍.
杏鲍菇固定化菌种在栽培生产中的应用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2025,54(5):124-129.
1
周春萍.
贵州首次报道的两种新毒菌[J]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2):74-76.
被引量:2
2
林虹.
十万朵桂花(外四首)[J]
.民族文学,2015(1):140-141.
3
素心.
夜凉如水 月下芬芳——月见草[J]
.中国花卉盆景,2004(12):8-9.
4
李良.
天女月夜抛金钱[J]
.园林,2004,21(4):49-49.
5
吉村纯一.
桂花幻想之月夜 梦天[J]
.风景园林,2007,14(4):66-67.
6
佟希仁.
黑夜飞翔的朋友(外一篇)[J]
.青少年科苑,2015,0(9):44-45.
7
张长青,范谋春.
不同培养基中白灵菇的菌丝生长特性[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38-40.
被引量:2
8
侯兴华,刘君昂,李琳.
双孢蘑菇设施栽培优良菌株的筛选[J]
.食用菌学报,2008,15(1):73-75.
被引量:3
9
多肉植物“花月夜”在江苏常州身价涨了十多倍[J]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4,0(6):101-101.
10
刘志诚,冬日问影.
怀念红狐[J]
.意林(少年版),2014(8):37-37.
食用菌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