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调查问卷,对109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出现中度的职业倦怠,其中情感衰竭维度得分最高,人格解体维度得分最低;不同性别和工龄的辅导员在职业倦怠及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人格解体三个分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上,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情感倦怠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辅导员,差异显著;在专业上,理工科辅导员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文科辅导员,差异显著。因此,应建立学历激励机制,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推进职业分类,打造辅导员发展共同体;建立职务职称评定制度,打通辅导员发展晋升之路;关注重视辅导员工作,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关注辅导员内心世界,倡导积极心态。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96-98,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生活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及差异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7R1513019B)
作者简介
姚海田(i971-),男,山东蓬莱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工作处处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教育管理;
韩旭东(1979-),男,山东青岛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
刘晓倩(1987-),女,山东青岛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山东青岛2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