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课堂评价:教育性的缺失与建构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课堂评价因其教育性的丧失而具有显著的反教育特性。落实素质教育,亟须建构课堂评价的教育性。一要建立宏观的教育性评价体系,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建立真实性评价任务库及教学反馈与评价机制;二要建立微观的学生学习自评价体系,基于"为学习"的宗旨,由评价目标、真实的问题情境、适时反馈及高质量的指导等形成学习的自循环系统,从根本上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自我更新、矫正及完善。
作者 卢臻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2-47,共6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教育性评价应用策略实践研究"([2014]-JCJYB142501006)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卢臻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学高级教师45000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田中耕治.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 2GrantWiggins.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 3Grant Wiggins,等.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98.
  • 4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 dards [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5-6.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5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