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构新型城市化时期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模式 被引量:21

An Inclusive Mode of City Reconstruction in New Urbanization Peri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传统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往往存在忽视外来人口利益的问题;在本地村民的改造中,存在重物质补偿轻生计维持,重身份转变轻观念转变的问题;在安置社区建设上,存在重住宅建设轻配套设施完善、重社区物质轻社区形态维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缺乏包容性。新型城市化时期,城市改造需要体现包容性,为此提出建构具有包容性的城中村改造新模式,融入包容性理念,引入多元化的改造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内外兼修的原则。建议在改造思路上实现转变,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建设数字化的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I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nterests of the immigrant population were often neglected. The problem lied in the lack of inclusiveness idea. In new urbanization period, 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needs to reflect the inclusiveness idea, which means an inclusive new model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s in city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is paper recommended transformation in the institution, digital support systems, and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作者 王海龙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85,共11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关键词 包容性 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 外来人口 inclusiveness village in city village reconstruction immigrant
作者简介 王海龙(1984-),男,汉族,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二级参考文献201

共引文献11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