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 被引量:2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人类在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要求。因而,理论上探讨改革的热潮兴起,而在实践上,也进入了一个全球性的改革季节。然而,综观所有的改革理论和实践,都一直是在工业社会的思维范式中去谋求改革的行动方案,这不仅使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把人类引入到一个风险社会之中,出现了更多、更大的危机。近些年来,在社会治理变革的追求中,参与治理是得到强力推荐的改革方向。实际上,参与治理的理论主张依然是在工业社会的治理框架下提出的行动方案,与后工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从现实来看,后工业化已经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在社会治理的意义上,已经呈现给我们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局面。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需要建构的是一种合作治理模式。
作者 张康之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2,共8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研究"(11&ZD070)
作者简介 张康之,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60-61,70,75,160.
  • 2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3[美]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楚艳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6,66,122,130.
  • 4[美]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4,84.
  • 5王洪树.协商合作民主形式研究——兼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维度[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1):41-4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39

引证文献238

二级引证文献23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