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格式塔心理学与诗词鉴赏中的格式塔意象建构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们对于诗词的审美心理,与普通审美心理一样,具有感知,理解,情感调动,发挥想象等要素。它们交错融合,自由活动,完成审美的心理过程。读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必须要建立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格式塔意象,以达到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整体美的把握。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整体性","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运用到诗词鉴赏中可以帮助建构格式塔意象,诠释中国古代诗词中丰富的艺术意境。
作者
黄俊娟
机构地区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4-137,共4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格式塔意象
整体性
诗词鉴赏
分类号
B84-064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王珂.
诗歌欣赏是重构诗美的审美活动[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77-380.
被引量:3
2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
阿恩海姆 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
瓦宁尔.接受美学[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
5
王建平.
汉诗英译中的格式塔艺术空白处理[J]
.外语学刊,2005(4):84-90.
被引量:22
6
杨全红.文学的艺术“空白”与鉴赏的“格式塔”.社会科学研究,2000,(5):152-154.
7
韦特默.格式塔理论[A].现代心理学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华文.
“道”与“逻各斯”在汉诗英译中的对话[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52-55.
被引量:10
2
刘克璋.
唐宋咏物诗的欣赏与英译[J]
.外国语言文学,1996,15(2):48-53.
被引量:3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
Alexander. L.G. Poetry and Prose Appreci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M].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6.
5
Barnstone. W.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ory, Pracitice[M]. New Heaven: T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6
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序言5.
7
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4.
8
文殊.唐诗绝句名篇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6..
9
许渊冲.汉魏六朝诗-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03.
10
许渊冲.中国古诗词六百首[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第121页.
共引文献
86
1
管振彬.
格式塔意象再造与文学翻译审美主体神思[J]
.长城,2012(4):197-198.
2
王方路.
论中国古诗的女性隐喻与翻译策略——以《关雎》英译为例[J]
.作家,2010(24):192-193.
被引量:1
3
蒋继华.
带着枷锁的舞蹈——壁画构图的限制与弥补[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3):59-61.
被引量:2
4
张保红.
意象与汉诗英译——以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4):51-58.
被引量:23
5
吴禾.
试论具象绘画与抽象绘画的关系[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4):98-101.
6
张学忠,殷海卫.
韩诗“以丑为美”新论[J]
.贵州社会科学,2005(5):134-139.
被引量:5
7
徐百佳.
论纤维艺术肌理的表现性[J]
.丝绸,2006,43(9):14-15.
8
王大伟.
关于推进译论发展的探索[J]
.上海翻译,2007(1):7-12.
被引量:8
9
曹海艳,张成忠.
设计信息的传播与接受[J]
.包装工程,2007,28(3):138-140.
被引量:4
10
倪志娟.
当代语言的时空纬度[J]
.社会科学研究,2007(2):120-1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胡立耘.
王维山水诗的符号美学与心理美学解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6):80-87.
被引量:2
2
周金声.
论诗歌鉴赏过程[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3):58-62.
被引量:4
3
范军.
诗眼:中国诗歌美学的重要概念[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2(5):103-108.
被引量:4
4
买晓琴,罗劲,吴建辉,罗跃嘉.
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J]
.心理学报,2005,37(1):19-25.
被引量:16
5
邱江,罗跃嘉,吴真真,张庆林.
再探猜谜作业中“顿悟”的ERP效应[J]
.心理学报,2006,38(4):507-514.
被引量:33
6
Yip Wai-Limm. Ezra Pound' s Cathay[M].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
7
Pound Ezra. The Translation of Ezra Pound[M].New York:Palgrave Maclillan,1970.
8
Xie Ming. Pound as Translator[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9
张新艳.
“格式塔”心理学与中国诗歌鉴赏[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18(1):42-43.
被引量:4
10
吴春胜.
传统与时尚融合的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手法[J]
.丝绸,2011,48(1):37-39.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4
1
吕行.
格式塔心理学框架下看庞德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翻译[J]
.考试周刊,2012(7):30-31.
2
张晶,刘昌,沈汪兵,张小将.
诗句鉴赏过程中的顿悟:来自脑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1-120.
被引量:3
3
施雯.
意象的“还原—变化—融合”——探寻古典诗词教学的蹊径[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5):91-94.
被引量:1
4
杜雨翎,卞向阳,马晨曲.
中国风格女装设计的格式塔意象建构[J]
.上海视觉,2025(2):37-4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晶,陈燕.
诗从“悟”中来:中国古典诗歌顿悟过程的现代认知科学考察[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02-108.
2
申丽.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范畴——与夏传才先生之商榷[J]
.阴山学刊,2018,31(1):79-82.
3
张晶,刘昌.
古典诗歌鉴赏中诗句再认过程的脑活动:一项ERPs研究[J]
.心理研究,2021,14(4):297-304.
4
林朝旺.
“雁文化”国风流行趋势下的拉舍尔蕾丝面料开发实践[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3,52(3):16-18.
1
叶朗.
名家说意境——说意境[J]
.新高考(高二语文),2012(5):37-38.
被引量:1
2
孙玉芬.
期待[J]
.雨花,1999,0(8):93-93.
3
史风华.
格式塔视野中的“文以载道”说[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61-65.
被引量:2
4
陈暖.
浅析范仲淹词的意象建构[J]
.魅力中国,2014(4):124-124.
被引量:1
5
贺超.
试论李白诗歌中明月的意象建构[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0(1):69-73.
被引量:1
6
王敦.
论张承志小说的意象建构与审美品格[J]
.百色学院学报,2007,20(5):78-82.
7
刘海燕,王峥.
论白先勇小说中“月”的意象建构[J]
.长城,2009(8):31-32.
8
赵彦德.
人性的栖居地——论苏童小说生命意识的表现[J]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4):63-65.
9
张宏斌.
问路[J]
.喜剧世界(下),2010(7):19-19.
10
麦笛.
寻找“鱼的感觉”[J]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2010(6):38-39.
理论月刊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