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把课程的育人合力释放出来——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主题班会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线教师经常遭遇挫败和无奈:由于一个教师一般教授多个班级,对班级学生的关注和了解程度远远不够,很难针对某一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课下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远远逊色于语、数、外教师,仅靠课堂教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影响力较小。
作者
杨静
郭学军
臧国军
机构地区
北京十一学校
出处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People's Education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主题班会
学生思想
整合
初中
合力
育人
课程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1
1
马兰霞.
主题班会功能定位之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2):75-78.
被引量:3
2
王卫明,范黎丽.
谈班会课与“品德与社会”课的结合[J]
.思想理论教育,2013(20):80-82.
被引量:2
3
马志正.
主题班会评议课制度的实践和认识[J]
.高校教育管理,1990(3):99-102.
被引量:1
4
魏书生.
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J]
.中国教育学刊,1989(4):14-19.
被引量:6
5
王炳林,张润枝.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69-72.
被引量:47
6
张鲁川.
让中小学主题班会回归本原——兼与丁如许老师商榷[J]
.思想理论教育,2011(10):28-32.
被引量:5
7
江宏,王显锋.
主题班会课的误区及对策[J]
.人民教育,2011(22):30-31.
被引量:11
8
钟涛.
摭谈《经济生活》内容多、课时少矛盾的化解[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2(5):45-47.
被引量:1
9
徐艳.
以美益德 以美育美——浅谈小学“尚美德育”的实践与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2012(4):35-37.
被引量:2
10
齐学红.
从社会学角度看班会课程化——班会课主题化、系列化的实践研究[J]
.中小学德育,2013(5):16-1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刘晓光.
教学时间从哪儿来——摭谈初中思品“内容多、课时少”矛盾的有效化解[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10):42-45.
被引量:1
2
黄晓贤.
主题班会课在初中阶段的意义[J]
.俪人(教师),2016,0(6):56-56.
被引量:1
3
吴丹.
如何实现主题班会课的创新[J]
.新课程,2017,0(13):214-215.
4
朱媛媛,曹霞.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班会课融合的“三化”教学策略[J]
.华夏教师,2020(34):36-38.
被引量:1
5
甘靖源.
大思政课体系中班会课的重构与新思[J]
.中小学德育,2021(10):4-9.
被引量:2
6
王福灵.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与班级主题班会整合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12):48-4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霍芳霞.
新课改视域下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的构建[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2):209-210.
2
王辉,刘慧慧.
浅议基础教育阶段主题班会序列化的必要性[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0(8):48-49.
3
王莉.
主题班会课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策略探究——以“同伴交往”主题为例[J]
.江苏教育,2023(17):75-78.
4
谢晓军.
课程思政视域下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以“直面挫折 坚毅前行”为例[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9):88-90.
5
刘洁.
“大思政”背景下高中主题班会策略探析[J]
.中小学班主任,2025(7):24-27.
1
陈影.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
.才智,2012,0(34):189-189.
被引量:2
2
白群.
抓住课堂主渠道,共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J]
.现代企业文化,2008(26):93-94.
被引量:1
3
黄家前.
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A02):142-145.
被引量:2
4
刘敏,金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探索[J]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0(9):175-175.
5
社会、家庭、学校要形成强大育人合力[J]
.农村教育,2000(12):49-49.
6
尹纪峰.
谈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99-101.
被引量:2
7
邹晓河.
加强学校管理 促进学校发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4):4-4.
8
陈艺芬.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
.文教资料,2012(21):58-60.
9
王春艳,郝胜涛.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家访工作[J]
.成功,2013(4):5-6.
被引量:3
10
张骞文,谭佩玉.
以人为本,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101-103.
被引量:7
人民教育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