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浜英语小述
被引量:15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Pidgin-English in the Late Qing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参考文献16
1 [美]列文森 郑大华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2 周振鹤.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J] .广东社会科学,2003(1):77-84. 被引量:19
3 S. S. Williams: Jargon Spoken at Canton, Chinese Repository, Vol.4, p.432.
4 吴义雄.“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J] .近代史研究,2001(3):172-202. 被引量:50
5 丁韪良著 沈弘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
6 [美]亨特著 冯树铁译.《广州番鬼录》[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7 周振鹤.《红毛番话》索解[J] .广东社会科学,1998(4):148-149. 被引量:8
8 汪仲贤.《上海俗语图说》[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9 .《请学英文英话者赐鉴》[N].《申报》,光绪庚辰二月十二日(1880年3月22日).
10 .《无师自通英语录》[A]..《光绪二十三年绿竹山房序》[C].上海美华石印,..
二级参考文献5
1 周振鹤.《红毛番话》索解[J] .广东社会科学,1998(4):148-149. 被引量:8
2 陈德培,林永俣,孟彭兴.林则徐《洋事杂录》[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6(3):14-34. 被引量:5
3 滨下武志:《网络城市香港之历史作用》,载《港澳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史馆印行,2000年.
4 David Abeel, Journal of a Residence in China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from 1829-1834.
5 见Observations on the China Trade一书第27页的脚注.但据Notice一书第20页Index里Chum-pee一词的附注说第13页里译穿鼻为clothe nose错了,应该是perforat-ed nose.如此看来,又似乎只有Index是马礼逊作,而本文广州介绍,即Canton Described是他人所作.
共引文献85
1 贾洪伟.翻译安全:界定、问题与启示[J] .译苑新谭,2019(2):45-50. 被引量:5
2 刘文慧.中国历史上的洋泾浜英语[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42-43. 被引量:8
3 高娜娜,戴卫平.略论广东皮钦英语[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98-100.
4 屈永华.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关系论的历史考察[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3):135-144. 被引量:4
5 李玲.黄遵宪改历观的思想历程[J] .学术月刊,2004,36(12):88-96. 被引量:1
6 罗婧.近十年来中国史学界对交往问题的研究综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4):132-137. 被引量:3
7 吴义雄.“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J] .近代史研究,2001(3):172-202. 被引量:50
8 马伟林.中国皮钦英语的历史地位[J] .学术界,2005(2):190-195. 被引量:6
9 罗婧,王湘林.中国史学界交往问题研究综述[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226-231.
10 周毅.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J] .中国文化研究,2005(1):110-122.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100
1 吴汉.语言接触中英语词汇对汉语的强势影响[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9-72. 被引量:6
2 祁文英.语言混血儿——洋泾浜英语[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S1):221-222. 被引量:6
3 刘玲.十二生肖动物词汇中英文原义与联想意义的应用[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2-63. 被引量:13
4 刘文慧.中国历史上的洋泾浜英语[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42-43. 被引量:8
5 谢军.“洋泾浜”英语新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100-102. 被引量:4
6 雍和明.试论“怪调洋泾浜”英语的滋生[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20-21. 被引量:8
7 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10-11. 被引量:223
8 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4):18-24. 被引量:1006
9 何自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2):1-7. 被引量:44
10 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 .中国翻译,1980(2):1-8. 被引量:424
引证文献15
1 王铁梅.洋泾浜英语的发音方式对现代英语学习的启示[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127-128. 被引量:2
2 戴年.商务英语的前学科发展史概述[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6):85-89. 被引量:2
3 戴年.商务英语的前学科发展史概述[J]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47-52.
4 郑琰.浅析广东“洋泾浜”英语对粤方言地区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 .现代教育论丛,2010(1):49-51.
5 薛雨.回民街洋泾浜英语[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98-100. 被引量:1
6 张恒.华人移民品钦英语的语言特点[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24-128.
7 莫再树,肖云南.我国早期商务英语的产生及语言属性——兼论洋泾浜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关系[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2):86-89. 被引量:8
8 薛雨.回民街英语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2014,28(3):82-86. 被引量:1
9 刘艳.洋泾浜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现代英语教育的启示[J] .现代企业教育,2014,0(22):405-405.
10 开圆圆.巨石阵[J] .海外英语,2014,0(12):35-35.
二级引证文献29
1 刘锦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中式英语的发展与消亡[J] .校园英语,2020(46):241-242.
2 王卓,姚琛.新时代国家形象视域下旗袍年轻态传播路径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21(2):124-129. 被引量:3
3 高飞雁,王莲凤.浅谈商务英语从电报到电子邮件的演变[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75-77.
4 鲍跃华.汉语问候语语用及文化特色研究[J] .科教文汇,2014(10):100-101. 被引量:1
5 薛雨.回民街英语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2014,28(3):82-86. 被引量:1
6 叶兴国.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J] .当代外语研究,2014(5):1-6. 被引量:24
7 高英,卢鸿进.作为文化现象的洋泾浜英语之透视[J] .兰台世界(上旬),2015(1):138-139.
8 沈红.晚清官办英语教育中的商务英语教学[J] .兰台世界(上旬),2015(4):97-98. 被引量:1
9 宋明艳.新形势下商务英语教学法研究[J] .学周刊(上旬),2015(6):9-9.
10 孙兴洋.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职院校育人策略的优化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6,32(36):27-33. 被引量:13
1 张羽.中式英语误用的三个阶段[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6):93-93.
2 赵迎春.从音系学角度看奈达“等值”论的缺陷[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56-57.
3 袁利.浅谈英汉语音系统差异[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S1):74-77. 被引量:3
4 王葵.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上的困难及对策[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4-29.
5 李安瑜.丹麦人的王室情结[J] .中文自修,2001(1):40-40.
6 刘叶华.浅议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上海的使用状况[J] .黑龙江史志,2014(15):365-367.
7 叶凡.是鲁迅可笑还是梁实秋可鄙[J] .鲁迅研究月刊,1998(9):64-64.
8 王鑫.中式英语语音浅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6):29-30. 被引量:1
9 李吉子.汉语与韩国语语音对比[J] .东疆学刊,2001,18(4):97-98. 被引量:3
10 周斌.洋泾浜英语对当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部分影响[J] .校园英语,2016,0(9):212-21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