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回民街洋泾浜英语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接触不仅会产生语言变化,而且会形成新的语言形式。洋泾浜英语形成于18世纪的广州,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又出现了怪调洋泾浜英语和新洋泾浜英语等。文章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回民街英语的语言特征,并将其与洋泾浜英语、混合语做一比较。
作者
薛雨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8-100,共3页
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洋泾浜英语
混合语
回民街英语
语言特征
身势语
分类号
H08 [语言文字—语言学]
作者简介
薛雨,女,陕西周至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胡明扬.
混合语理论的重大突破——读意西微萨·阿错著《倒话研究》[J]
.中国语文,2006(2):187-190.
被引量:10
2
邱志红.
洋泾浜英语小述[J]
.清史研究,2005(2):104-108.
被引量:15
3
雍和明.
试论“怪调洋泾浜”英语的滋生[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20-21.
被引量:8
4
石定栩.
洋泾浜语及克里奥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当代语言学,1995(4):1-8.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周振鹤.
《红毛番话》索解[J]
.广东社会科学,1998(4):148-149.
被引量:8
2
赵相如,阿西木.
艾努语的数词——兼论艾努语的性质[J]
.民族语文,1981(2):44-48.
被引量:2
3
欧阳觉亚,郑贻青.
海南岛崖县回族的回辉话[J]
.民族语文,1983(1):30-40.
被引量:15
4
陈乃雄.
五屯话初探[J]
.民族语文,1982(1):10-18.
被引量:55
5
石定栩.
洋泾浜语及克里奥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
.当代语言学,1995(4):1-8.
被引量:19
6
吴义雄.
“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J]
.近代史研究,2001(3):172-202.
被引量:50
7
[美]列文森 郑大华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8
S. S. Williams: Jargon Spoken at Canton, Chinese Repository, Vol.4, p.432.
9
丁韪良著 沈弘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
10
[美]亨特著 冯树铁译.《广州番鬼录》[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共引文献
44
1
朱德付,王祥.
论“英语混合语”现象的发生及理解上的偏误[J]
.文教资料,2008(36):51-52.
2
刘文慧.
中国历史上的洋泾浜英语[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4):42-43.
被引量:8
3
任海棠.
试论美国英语语音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4(2):85-87.
被引量:6
4
谢军.
“洋泾浜”英语新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100-102.
被引量:4
5
谢军.
论“洋泾滨”英语[J]
.云梦学刊,1999,20(1):98-106.
6
张雅如.
谈美国黑人英语[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2(5):79-87.
被引量:2
7
褚江波.
英、美混合音现象探讨[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5(1):93-94.
8
胡明扬.
混合语理论的重大突破——读意西微萨·阿错著《倒话研究》[J]
.中国语文,2006(2):187-190.
被引量:10
9
赖小燕.
洋泾浜英语的跨文化解读[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46-48.
被引量:2
10
刘敬钰.
语法化视角下的混合语的发展[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24(6):63-6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吴汉.
语言接触中英语词汇对汉语的强势影响[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9-72.
被引量:6
2
邱志红.
洋泾浜英语小述[J]
.清史研究,2005(2):104-108.
被引量:15
3
胡开宝.
汉外语言接触研究近百年:回顾与展望[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53-57.
被引量:24
4
祝婉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
Ronald Wardhaugh.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00.
6
刘自强.中国人怎样讨价还价-论讨价还价中的礼貌原则和礼貌策略[J].人文社科,2009(4):158-160.
7
张乃利,马耀峰.
入境旅游对我国民族社区居民影响研究——以西安市回民街为例[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8-132.
被引量:3
8
张佑印,马耀峰,王冠孝,张乃利.
跨视角的民族街区国际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西安市回民街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87-91.
被引量:3
9
薛雨.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回民街洋泾浜英语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97-199.
被引量:1
10
杨国涛.
讨价还价的语用素描[J]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1-4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薛雨.
回民街英语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2014,28(3):82-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薛雨.
冲突话语背景下《秦腔》中的引生形象[J]
.商洛学院学报,2017,31(5):23-27.
被引量:2
1
薛雨.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回民街洋泾浜英语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97-199.
被引量:1
2
薛雨.
回民街英语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2014,28(3):82-86.
被引量:1
3
朱辰蕾,侯跃隆.
古英语——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从前[J]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4(7):68-69.
4
吴允淑,阎立.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词汇差异刍议[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2):118-122.
5
王艳伶,张晓翠.
从语言模因的文化空缺视角刍议“中国英语”[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131-132.
6
徐辉.
美国历史对美式英语形成与发展的影响[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42-143.
7
杜鹃.
现代汉语与现代英语形成的比较[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7(1):79-81.
8
李钢,李金姝.
19世纪澳大利亚英语词典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5):107-108.
9
罗婧.
试论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增译与省译[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24):176-176.
10
齐馨.
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初探[J]
.消费导刊,2010(7):194-194.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