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8-609,共2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参考文献12
-
1杨德广.大学生教育专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
2斯蒂芬·P·罗宾斯 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
3秦龙.马斯洛与健康心理学[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4金丕焕.医用统计方法[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28-235.
-
5孙宝志,韩民堂.大学生的需要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6,9(6):36-39. 被引量:12
-
6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J].心理科学通讯,1988,11(2):9-14. 被引量:67
-
7朱文彬,赵淑文,郭春彦.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5,18(3):188-189. 被引量:8
-
8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1(3):342-348. 被引量:545
-
9杨雄,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9,22(6):484-487. 被引量:92
-
10Shikha Sharma: Motivation choo@fis. utoronto. ca
共引文献789
-
1冯红,张青,王黄磊,薛蓉,赖婧,朱炜.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求职自我效能感与求职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0,36(20):2851-2854. 被引量:6
-
2张语家.数字时代信息茧房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观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24,13(2):51-53.
-
3张俊杰,刘婷,陈艳玲,顾琼,于海波.大学新生心理需求结构的调查分析及启示[J].心理月刊,2021(9):18-20. 被引量:1
-
4鄂柳.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0(1):188-189.
-
5张可.0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及教育对策探析——以河北某高校为例[J].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1):162-163. 被引量:1
-
6张卓君.青年理想取向工作价值观的产生机制[J].青年研究,2021(3):31-40. 被引量:7
-
7李正东,李家成.职业兴趣获得对工作压力的缓解效应与干预机制[J].当代青年研究,2022(4):43-54. 被引量:7
-
8郭宇欣,聂轮轮,杜晶.职业价值观对专业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多重中介模型[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3,32(4):44-49.
-
9骆春铃,王静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探索的关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东方企业文化,2023(S01):163-165. 被引量:2
-
10孙雨霖,欧阳晨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创业氛围的调节效应[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0(1):92-9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59
-
1况志华,张洪卫.国有企业职工需要结构及其态势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1):76-82. 被引量:4
-
2黄竹.论人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S1):43-48. 被引量:1
-
3宋利国.当代高职学生需要发展的初步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26(3):31-33. 被引量:2
-
4张建宏.民营企业的“流才”与“留才”[J].秘书,2005(12):26-27. 被引量:4
-
5李锐.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师专学生需要结构特点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78-82. 被引量:4
-
6崔浩.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1):111-114. 被引量:13
-
7车艺.当代大学生需要结构发展趋势研究[J].青年研究,1998(11):21-26. 被引量:23
-
8马效智.青年战士的交际需要及调节方法初探[J].青年研究,1986(4):39-43. 被引量:1
-
9李娟,郭良才,龚京新.当代大学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6(3):43-48. 被引量:16
-
10曲桂丽,李力红.《心理发展与教育》文章的统计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4):27-3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38
-
1张梅英.大学生安全感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2):135-136. 被引量:3
-
2偰伟林,孟其昌.论当代大学生需要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J].市场周刊,2010,23(12):79-81. 被引量:2
-
3陈陈.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4-79. 被引量:4
-
4陈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大学生的需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85-86. 被引量:4
-
5陈雪梅.论普通高校就业体验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5(32):12-13. 被引量:1
-
6方赛迎.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制度完善探讨[J].教学研究,2006,29(5):388-391. 被引量:29
-
7陈英.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浅析民企如何留住应届大学生[J].会计之友,2008(15):25-27. 被引量:3
-
8吕厚超,常雯.大学生需要现状的调查研究[J].心理研究,2008,1(3):87-92. 被引量:12
-
9张松.大一新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1):251-253. 被引量:19
-
10邢楠,谭敏玲,龙欣怡,杨韶刚.广州大学城大学生需要的探索性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85-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9
-
1吴松,翁清雄,张越.领导拒谏如何影响下属?基于情感事件理论视角[J].管理评论,2023,35(2):216-227. 被引量:5
-
2冷爽,田香凝.新文科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例[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6):209-217. 被引量:2
-
3杨延刚,冯莉,徐文仪,周述贵.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恐惧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22(2):62-64. 被引量:6
-
4张俊杰,刘婷,陈艳玲,顾琼,于海波.大学新生心理需求结构的调查分析及启示[J].心理月刊,2021(9):18-20. 被引量:1
-
5杨延刚,冯莉,徐文仪,周述贵.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抑郁的关系研究[J].科教导刊,2021(34):135-137.
-
6冉莉.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36):35-38. 被引量:1
-
7刘红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2008(9):215-217. 被引量:4
-
8偰伟林,孟其昌.论当代大学生需要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J].市场周刊,2010,23(12):79-81. 被引量:2
-
9薛新国.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魅力中国,2009,0(22):5-6. 被引量:6
-
10黄文秀.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选择[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3):300-303. 被引量:17
-
1吕思义,张海涛.谈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几个问题[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22(2):33-34.
-
2吴艳.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2,30(1):44-46. 被引量:3
-
3黄雅丽.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S1):9-11. 被引量:1
-
4蒋鸣元.表示“变化状态”的系动词[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6,9(3):51-52.
-
5王文楠.浅析当前课堂提问及其效果[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12,0(8):25-25.
-
6夏月梅.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广西轻工业,2009,25(6):180-181.
-
7李梅.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市场周刊,2014,27(1):102-103. 被引量:1
-
8李壮成.略论高师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4):134-136. 被引量:3
-
9洪惠敏.试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19(2):78-81. 被引量:2
-
10谢国兵.如何探求几何图形中的函数关系[J].中学生理科月刊(初中版),2006(5):4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