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泽霖民族学思想和学术生涯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吴泽霖民族学思想和学术生涯王建民在中国民族学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老一辈民族学家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仅对吴泽霖先生民族学思想的产生、变化和完善进行初步的分析,以冀由这位中国较早的民族学家之一的学术思想发展史,窥中国民族学发展之一斑。...
作者
王建民
出处
《民族教育研究》
1994年第2期93-96,83,共5页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关键词
吴泽霖
学术生涯
民族文物
民族学家
中国民族学
中国社会学
学术思想
民族博物馆
清华大学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分类号
C912.5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86
1
刘琪.
社会约制下的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吴泽霖的种族与民族论述[J]
.西北民族研究,2023(1):29-40.
被引量:2
2
徐义强.
李亦园宗教文化观述评[J]
.世界宗教文化,2011(3):44-47.
被引量:3
3
聂蒲生,肖文桂.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学在云南省的中国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129-131.
被引量:1
4
钟年.
追忆泽霖先生[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4):44-46.
被引量:3
5
金天明,龙平平.
论吴文藻的“民族学中国化”学术思想[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3(2):30-35.
被引量:13
6
吴泽霖.
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3):73-82.
被引量:16
7
许妙发.
论孙本文在旧中国社会学界的作用和影响[J]
.社会,1984,4(1):43-46.
被引量:6
8
庞树奇.
“放”与“收”——谈谈社会控制,兼及社会学的社会职能[J]
.社会,1984,4(4):34-37.
被引量:2
9
吴泽霖.
关于少数民族文物的一点认识[J]
.文物,1957(4):63-65.
被引量:10
10
钟年,孙秋云.
吴泽霖民族研究思想述评[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4):71-7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2
1
何孝辉,罗时军.
论吴泽霖对贵州民族学研究的贡献[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0(4):74-78.
被引量:5
2
谢开.
吴泽霖的民族学博物馆实践[J]
.知识经济,2014(16):73-75.
被引量:2
3
李沛容.
抗战以来民族学/人类学界对国族建构的新解——以西南民族研究为中心[J]
.西北民族研究,2017(4):21-29.
被引量:6
4
李陶红,韦小鹏.
个人学术生命史与人类学学科发展--以李亦园先生为对象[J]
.青海民族研究,2018,0(3):25-29.
被引量:1
5
马率帅.
论吴泽霖的学术精神及其意义[J]
.民族论坛,2012(04X):33-36.
被引量:2
6
李然,字荣耀.
从吴泽霖边疆建设思想看当代边疆民族地区建设[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1):45-49.
被引量:6
7
陈祥军,苏军.
吴泽霖先生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与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6):109-114.
被引量:1
8
李金兰,周大鸣.
吴泽霖与西南少数民族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6):56-61.
被引量:2
9
袁剑,朱晓晓.
边疆博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构想——吴泽霖学术思想菁华及当代启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6):40-47.
被引量:2
10
邱有林.
吴泽霖边疆社会建设思想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74-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顾文.
抗战时期大夏大学学者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研究[J]
.贵州文史丛刊,2016(4):114-118.
被引量:2
2
刘鹤,刘喜凤.
建国初期民族院校开展的社会调查述论[J]
.山西档案,2018,0(3):179-181.
被引量:1
3
陈祥军,苏军.
吴泽霖先生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与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6):109-114.
被引量:1
4
王才道.
庄学本藏彝走廊人文探访的回顾与价值[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9(4):25-29.
5
李沛容.
“中华国民之一体”:民国时期任乃强的边疆民族观及其嬗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11):32-36.
被引量:2
6
袁剑,朱晓晓.
边疆博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构想——吴泽霖学术思想菁华及当代启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6):40-47.
被引量:2
7
王墉.
抗战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形象的现代建构——基于庞薰琹在西南地区的艺术考察与创作实践[J]
.文艺评论,2021(2):95-102.
被引量:3
8
刘翀.
民国时代川康“夷”人精英的政治承认诉求研究——以岭光电的政治实践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2):1-6.
被引量:1
9
王伟光.
民国时期“国族”重塑的探寻路径——以马长寿先生所提方案为中心[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31(1):39-52.
被引量:4
10
邱有林.
吴泽霖边疆社会建设思想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74-81.
被引量:1
1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总目录[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4):110-113.
被引量:1
2
吴文藻.
北方社会学发展杂忆[J]
.社会,1981,1(0):54-55.
被引量:1
3
李乔年.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J]
.云南社会科学,1983(3):31-38.
4
李国和.
传统观念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J]
.理论月刊,2003(2):99-101.
被引量:8
5
钟年,孙秋云.
吴泽霖民族研究思想述评[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4):71-76.
被引量:6
6
李然.
吴泽霖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1):12-17.
被引量:8
7
聂蒲生.
抗战时期吴泽霖对贵州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J]
.民俗研究,2008(4):65-71.
被引量:2
8
徐杰舜.
唯一剩下的只有挑战——中南民族大学张莓博士访谈录[J]
.民族论坛,2012(08X):48-53.
被引量:1
9
晓根.
西部大开发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J]
.学术探索,2002(4):114-117.
被引量:4
10
孙秋云,钟年.
注重田野调查 为社会进步服务──吴泽霖教授学术思想概说[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6):13-17.
被引量:7
民族教育研究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