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说“哪儿上的”及其“的”
被引量: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前言 0.1 本文主要讨论三个句型系列。其中两个基木句型是: Sa:你是哪儿上的车? Sb:你是哪儿上车的? 这两个句型中的"车"都可以省略,形成一个共同的省代句型: Sc:你是哪儿上的? 这三个句型中的主语("你")和动词("是")都可以省略,于是形成六种省略形式: Sa′:你( )哪儿上的车? Sa′:( )( )哪儿上的车?
作者
马学良
史有为
出处
《语言研究》
1982年第1期60-70,共11页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关键词
疑问形式
指称义
句型
动词短语
歧义指数
趋向性
名词性成分
省略形式
结构歧义
偏正结构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6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417
同被引文献
266
1
熊仲儒.
“来着”的词汇特征[J]
.语言科学,2003,2(2):58-65.
被引量:25
2
陆丙甫,徐阳春.
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J]
.语言科学,2003,2(6):3-11.
被引量:17
3
叶向阳.
“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J]
.世界汉语教学,2004,18(2):25-39.
被引量:96
4
龙海平.
从焦点不确定性看“他是投的赞成票”句式[J]
.汉语学报,2011(2):71-77.
被引量:6
5
李铁根.
定语位置上的“了”、“着”、“过”[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3):55-64.
被引量:9
6
沈家煊,王冬梅.
“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4):25-32.
被引量:95
7
石毓智.
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1):16-27.
被引量:73
8
程工.
名物化与向心结构理论新探[J]
.现代外语,1999,22(2):131-144.
被引量:49
9
《文艺研究》( 1979. 1—1999. 2) 光盘即将面世[J]
.文艺研究,1999(3):110-110.
被引量:5
10
石毓智,李讷.
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165-180.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24
1
石毓智.
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1):16-27.
被引量:73
2
张宝林.
“是……的”句的歧义现象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1994,8(1):15-21.
被引量:12
3
李铁根.
“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
.语言研究,2002(3):1-13.
被引量:69
4
徐阳春,钱书新.
试论“的”字语用功能的同一性——“的”字逆向凸显的作用[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9(3):45-55.
被引量:37
5
熊仲儒.
“是……的”的构件分析[J]
.中国语文,2007(4):321-330.
被引量:26
6
何文彬.
包含“哪来的”的几种句子[J]
.语言科学,2007,6(5):62-69.
被引量:3
7
刘文欣.
关于未然句句尾的“的”[J]
.汉语学习,2009(5):65-68.
被引量:1
8
完权.
事态句中的“的”[J]
.中国语文,2013(1):51-61.
被引量:36
9
李伟大.
语言史研究要尊重语言事实——以“(是)…的”句的“语法化”为例[J]
.理论月刊,2013(3):97-100.
被引量:1
10
屠爱萍.
语言的隐显形式与“是……的”句的再分类[J]
.语文研究,2013(4):30-3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17
1
何文彬.
论结构助词“的”的语法意义[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15-53.
2
白新杰.
话语标记“早知道”的反事实与反预期——兼论普通话“早知道+S”的反事实虚拟句[J]
.语言与翻译,2021(1):44-49.
被引量:2
3
刘莹,程工.
从焦点的类型看“的”字结构的语义[J]
.中国语文,2021(1):28-42.
被引量:4
4
李宇凤.
从祈愿到反事实[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32-50.
5
向思琦,范晓蕾.
万州话的句末助词“的”[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177-195.
被引量:1
6
程铭.
现代汉语助词“了”的功能视角研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121-127.
被引量:1
7
鞠晨,袁毓林.
感叹副词对愿望句反事实意义的推动作用[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4):452-465.
被引量:4
8
王冬梅.
表比较的“是”字句和“有”字句[J]
.世界汉语教学,2021(2):183-191.
被引量:5
9
徐阳春,周佳乐.
“准定语”偏正短语的成因考察[J]
.华夏文化论坛,2022(1):187-194.
10
刘正光,施卓廷,张紫烟.
识解、时间维度与“了”的时体情三位一体[J]
.外国语,2023,46(6):45-56.
1
王清秋.
重庆方言“V得倒/起”中“倒”“起”的区别[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4):79-82.
2
王红旗.
动词的特征与“别Ⅴ了_1”的歧义指数[J]
.语文研究,1999(3):11-21.
被引量:14
3
史维国,檀晶晶.
转指“X的”拾疑[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8-9.
4
张建伟,李光赫.
条件复句的日汉对比(9) 切合实际的趋向性表达方式「ト」[J]
.日语知识,2012(9):7-8.
被引量:1
5
侯海冰.
旅游英语教学散论[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5):167-169.
6
周媛.
构建和谐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兴趣[J]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2):4-5.
7
刘俊.
“N+V+不+A”结构的歧义探析[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1):279-280.
被引量:1
8
胡伟.
上古至近代汉语“上”、“下”的语法化[J]
.北方论丛,2011(6):58-63.
被引量:2
9
冯仁慧.
幽默小故事[J]
.中学生英语(上旬刊),2014(1):19-20.
10
李春蓉.
俄、汉语篇零形回指对比[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2(2):38-42.
语言研究
198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