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道势关系论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道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中心观念,并代表了儒学的根本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儒家关于自然、社会、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之中。从自然的维度看,道是指世界万物的存在本体和天地运行变化的规律,也即天道;从社会的维度看,道又是指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作者
方同义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32,共6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儒家之道
主体
儒家学说
相互关系
孔子
社会发展
君臣关系
意志力量
理想与现实
儒学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05
1
常建华.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J]
.历史研究,1999(5):140-162.
被引量:106
2
钟肇鹏.
董仲舒的儒法合流的政治思想[J]
.历史研究,1977(3):98-101.
被引量:5
3
李景林.
论《中庸》的方法论与性命思想[J]
.史学集刊,1997(2):4-14.
被引量:8
4
李三谋.
近代中国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历程[J]
.河北学刊,1986,6(3):76-80.
被引量:3
5
徐鸿修.
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J]
.中国社会科学,1981(2):75-96.
被引量:31
6
张申.
韩非是性恶论者吗?[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86-93.
被引量:10
7
孙家洲.
先秦诸子论“汤武革命”[J]
.社会科学研究,1987(1):112-114.
被引量:6
8
何中华.
物质本体论的困境与实践本体论的选择[J]
.南京社会科学,1994(11):30-34.
被引量:20
9
陈占安,赵为民,潘成鑫,张晓娟.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1):60-65.
被引量:45
10
刘军宁.
精神危机是最根本的危机[J]
.南风窗,2010(19):43-4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0
1
宋洪兵.
从忧患意识到批判意识--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历史进路[J]
.政治学研究,2013(1):61-67.
被引量:3
2
吴增辉.
庶民文化与北宋“道”“势”关系的演化[J]
.史学月刊,2013(7):42-51.
被引量:1
3
黄伟,赵立文.
论当代道德建构及其儒家形而上的基础地位——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行为文明的启发[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3):184-189.
被引量:1
4
丁娟.
论《孔丛子》的“势”思想[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3):25-29.
5
宋洪兵.
善如何可能?圣人如何可能?——韩非子的人性论及内圣外王思想[J]
.哲学研究,2019,0(4):72-81.
被引量:11
6
宋洪兵.
论儒者之“阳儒阴法”现象[J]
.邯郸学院学报,2019,29(2):8-31.
被引量:4
7
李友广.
性朴欲趋恶论视域下的荀子政治哲学[J]
.管子学刊,2022(4):81-91.
被引量:7
8
杨俊玲.
势、道、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观论略[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29(6):6-10.
9
姜燕.
知识翻译学的中国哲学之维[J]
.民族翻译,2024(4):48-56.
10
李友广.
这个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君子——荀子君子观论要[J]
.中国文化论衡,2024(1):91-10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白彤东.
韩非子人性说探微[J]
.哲学研究,2021(4):56-66.
被引量:7
2
田豐.
韓非政治思想的義理與實踐困難[J]
.诸子学刊,2024(1):168-191.
3
王磊宁.
在历史经验与价值尺度之间:比较视野下的先秦儒家道义思想[J]
.理论与现代化,2018,0(6):94-103.
4
桑延海.
韩非子“道论”下认识论思想浅疏[J]
.鸭绿江,2019,0(10):64-65.
5
韦永强,马雪丽.
新时代视域下道德基础与思想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2):121-123.
被引量:1
6
李友广.
先秦儒道两家圣人观念比较研究[J]
.国学学刊,2021(1):30-38.
被引量:5
7
张娜.
韩非子的人论:性情之变常统一[J]
.管子学刊,2021(3):28-39.
8
李友广.
政治视域下的道德因素考量——荀韩哲学思想之比较[J]
.人文杂志,2022(4):23-31.
被引量:6
9
张晓明,阚楠.
荀子“类”观念的认知特征——兼及先秦时期认知特点与走向[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6):54-59.
10
宋洪兵.
为政治奠基:论法家的政治形上学[J]
.人文杂志,2022(5):21-36.
被引量:1
1
郭美华.
略论孔子关于志的学说[J]
.齐鲁学刊,1997(6):33-37.
被引量:2
2
周丽晶.
浅谈培养儿童吃苦的精神[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69-69.
3
程宜山.
《中庸》“诚”说三题[J]
.孔子研究,1989(4):67-71.
被引量:3
4
宋国栋.
从逻辑范畴到存在本体——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对“无”的不同道说及意义[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10):24-29.
5
朱晓鹏.
论老子哲学的本体论[J]
.广东社会科学,1997(5):58-64.
被引量:14
6
何益鑫.
立心通道——《荀子》关于心与道关系的学说[J]
.晋阳学刊,2013(3):11-16.
被引量:1
7
褚小山,曾朝会.
康德“自在之物”再认识[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6):20-21.
8
易刚.
毛泽东用《周易》来说明辩证思想[J]
.新华月报,2012(4):67-67.
9
李娜,李菊,李玉芝.
孟子心性修养的实现途径[J]
.学园,2015,0(29):108-109.
10
于茜,潘达.
梅赛德斯-AMG:“德意志力量”的中国梦想[J]
.东方企业家,2008(5):56-59.
孔子研究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